首页 > 人物名人 > 福建名人

陆品珪 [公元1893年-1951年]

时间:2021-09-21 分类: 福建 查看: 354

陆品珪,字仲渊,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生于屏南县双溪村。八岁就学私塾,后转入双溪高等小学堂,学习勤奋,尤好绘画。民国初期,他从福州中学毕业后考入福建法政专科学校法律专业。在福州,他看到官场奸侫当道,政治腐败,遂弃法学画,到上海入刘海粟主办的美专学习。在老师教诲下,他进步很快,尤专人物和花卉,逐渐形成清新淡雅的风格。其作品《二老对奕》、《五老观太极》、《四季花卉》(牡丹、荷花、金菊、腊梅)曾参加上海画展,受到好评。
民国16年(1927年)冬,品珪回乡,鉴于屏南文化落后,与徐式圭、陆骏声等人创办屏南私立戊辰初中。创校伊始困难诸多,陆品珪自备凿、刨、锯等工具,利用课余和星期日时间,义务制作和修理教具和标本。品珪集教务、教员、工友于一身,任劳任怨。晚上六点半至八点半,不论刮风下雨,他坚持到学校辅导学生自习,深受学生敬重。在陆品珪等一批老师努力工作下,私立戊辰初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民国20~22年全省初中会考,该校均名列前茅,受到省教育厅重视,并于民国22年秋将私立初中改为公立初中。
“一·二八”事变后,品珪激于爱国热忱,在《屏南周刊》登出启事:“卖画款全数捐献前线……,不作应酬”。他画的《岳母刺字》、《卧薪尝胆》,给广大青年极大鼓舞。由于日机空袭莆田涵江,酿成大火,平民流离失所。是时其母逝世,他和兄弟商量不做功德,节约银元120元,捐献抗战救国事业。他还带领学生上街演《夫妇从军》,烧毁日货,创办夜校,提高民众抗日救国觉悟。
民国27年,品珪以画笔为武器,在白灰墙上画幅人头狗身摇尾乞怜的走狗——汪精卫,被铁链锁在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旁,讽刺汪精卫-求荣当汉奸的嘴脸。
陆品珪在学生和群众中威望很高,当时国民党屏南县党部书记想拉拢他加入国民党,以提高其地位,他坦然地回报:君子不党,当平头百姓好。当时县衙有一师爷平时劣迹昭彰,却慕品珪画艺高超,再三求画。及师爷调任又一再求之。品珪便画了一束兰花,旁配一只夜壶式壶瓶。事后与友人谈起,谓其画含意“夜壶应急”,以示鄙夷。
新中国成立后,品珪看到共产党廉洁奉公,解放军纪律严明,逢人便说,共产党有希望,解放军是“王师”。并一再勉励儿孙要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力图上进,报效祖国。
品珪因长期积劳,于1951年底病逝,享年58岁。
展开全文
标签: 当代 宁德市 屏南
输入文字:
上一组:徐式圭 [公元1892年-1963年]
下一组:黄宏梅 [公元1895年-1972年]
相关信息
李儒新

李儒新,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1969年10月出生于福建省建瓯市,籍贯福建建瓯。199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光电子技术专业,1995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博,李儒新,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儒新简介,建瓯人物

林金泉 [公元1937年-2006年]

林金泉同志生平(1937-2006)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原邮电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林金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月26日16时15分在广州逝世,享年69岁。林金泉同志是福建省建瓯县人,1937,林金泉,林金泉,林金泉简介,建瓯人物

黄承衍 [公元1914年-1984年]

黄承衍,原名火根,民国3年(1914年)7月出生于宁化县淮土乡沙灯下村。11~16岁替地主放牛、当长工,后又学打铁两年。民国20年11月,黄承衍参加淮土游击队,同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游击队编入红军二十二师,他当师部通信员,黄承衍,淮土乡沙灯下村,黄承衍简介,宁化人物

雷鸣 [公元1914年-1963年]

雷鸣,原名雷必发,参加红军后改今名,民国3年(1914年)11月出生在宁化县城郊乡连屋曹家屋村一个贫农家庭。父亲早死,为生活所迫,母亲招赘江西省宁都人氏兴作老为夫。后由兴作老领着他母子二人迁回宁都居住。雷鸣17岁参加红军。开始,雷鸣,雷鸣,雷鸣简介,宁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