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福建名人

张燮 [公元1574年-1640年]

时间:2021-09-21 分类: 福建 查看: 347

张燮(1574~1640),字绍和,又字理阳,号汰沃,又号石户主人、海滨逸史、蜚遁老人。明龙溪县石码人。出身于士大夫世家。曾祖张绰,进士,官至刑部郎中;伯父张廷栋,进士,曾任行人;父张廷榜,进士,曾任太平县令,为官清正,30岁退隐乡里。张燮天资聪慧,好学,10岁通经史,才华显著。21岁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中举,目睹朝政腐败,无意功名,以潜心著述为乐,与父结诗社于风雅堂。该堂位在漳州开元寺旁,原是其父别墅。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改称“玄云诗社”。当时名流往来唱和者有蒋孟育、高克正、林茂桂、王志远、郑怀魁、陈冀飞等,被称为漳州七才子。
张燮性情飘逸豪爽,喜作山水游,曾携子于垒(字凯甫)“遍游吴越三楚”,喜交游清雅之士,与黄道周、徐霞客、陈继儒、曹学佺、徐、何乔远等名流相往来,张与黄道周过从尤密。张比黄大11岁。崇祯十八年黄道周上《三罪四耻七不如疏》中道:“志向高雅,博学多通,不如龙溪人张燮。”距张燮乡荐已44年了,足见黄对张的才学景慕之深。张燮在漳居处名“霏云居”。黄道周每次由漳浦来漳州必往张寓,与其探讨学问。
天启间,张曾被荐入朝修《神宗实录》,但他辞谢征聘,人称“征君”、“聘君”。
他对政治有正义感,善能分别善恶邪正。周起元反对魏忠贤而被害,有人说:“周起元官运亨通应是地灵所钟,何以结果并不完美?”张燮反驳道:“漳州两百年来达官显宦多得很,而以身殉国的却很少。现在出了这样的忠臣孝子,正是漳州地灵人杰的显著例征,怎能反说他不完美呢?”
当时漳州对外贸易十分发达,海澄知县陶镕和漳州府司理萧基、督饷别驾王起宗聘请张燮编一部综述漳州与东西洋各国贸易情况的通商指南。张燮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开始广泛采录政府的邸报、文件、档案,参阅许多前人和当代人的著作、笔记,并采访舟师、船户、水手、海商,还向伯父廷栋请教,经过严密的审订,仿照宋赵汝适《诸蕃志》的体例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写成《东西洋考》一书,费时仅百余日。它记述漳州地区有关对外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东南亚各国历史、地理及近况记载尤详。即航线、针路、港湾深浅,有关艺文亦无不尽书,东南亚各国常用此书来考订自已的历史。
张燮对嘉靖年间海禁与反海禁的斗争,对月港开放后中外贸易的盛况,对税珰高寀的通番蠹国、劫官扰民的行径,对荷兰人骚扰我沿海,进行海盗劫掠的暴行,对西班牙侵略者奴役菲律宾人民,大规模-华侨的罪恶,一一记录在《东西洋考》中,成为《明史》的《吕宋传》、《荷兰传》的素材。
张燮还和刘庭惠等编纂《漳州府志》,和蔡国祯等人编纂《海澄县志》,并协助何乔远《皇明文征》;他又刊印《汉魏七十二家文选》,后世刊本多以此为依据。除失传者外,张燮所编著的书有15种计700卷。崇祯十三年(1640年)张燮终于家。
展开全文
标签: 漳州市 龙海市
输入文字:
上一组:陈天定
下一组:颜继祖 [?-1639年]
相关信息
李儒新

李儒新,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1969年10月出生于福建省建瓯市,籍贯福建建瓯。199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光电子技术专业,1995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博,李儒新,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儒新简介,建瓯人物

林金泉 [公元1937年-2006年]

林金泉同志生平(1937-2006)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原邮电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林金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月26日16时15分在广州逝世,享年69岁。林金泉同志是福建省建瓯县人,1937,林金泉,林金泉,林金泉简介,建瓯人物

黄承衍 [公元1914年-1984年]

黄承衍,原名火根,民国3年(1914年)7月出生于宁化县淮土乡沙灯下村。11~16岁替地主放牛、当长工,后又学打铁两年。民国20年11月,黄承衍参加淮土游击队,同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游击队编入红军二十二师,他当师部通信员,黄承衍,淮土乡沙灯下村,黄承衍简介,宁化人物

雷鸣 [公元1914年-1963年]

雷鸣,原名雷必发,参加红军后改今名,民国3年(1914年)11月出生在宁化县城郊乡连屋曹家屋村一个贫农家庭。父亲早死,为生活所迫,母亲招赘江西省宁都人氏兴作老为夫。后由兴作老领着他母子二人迁回宁都居住。雷鸣17岁参加红军。开始,雷鸣,雷鸣,雷鸣简介,宁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