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山东名人

都兰桂 [公元1881年-1960年]

时间:2021-09-20 分类: 山东 查看: 560

都兰桂(1881—1960)潍县(今潍城区) 于河乡都家村人。幼时读2年私塾,后随父都渭南学习核雕技艺。20岁后,他用一把雕刀担起全家生活的重担。辛亥革命时期,他用一桃核,精心雕刻了一件珍品,取名《马拉轿车》。在不足方寸的天地里,龙腾虎跃的骏马,拉着一辆轿车,在强悍有力、衣着朴实的赶车人扬鞭驾驭下,奔驰在大地上;面部俊逸,衣冠华丽的乘车人,稳坐车内,似乎陶醉在沿途大好风光中;骏马的蹄、胸、辔头、套索、串铃清晰可见;轿车的窗、帘、篷、轮、轴形象逼真。建国后,老艺人焕发了艺术青春。1955年,他与徒弟考功卿创作了《八马图》等7件作品, 周恩来出国访问时作为礼品赠给外国朋友。1956年罗马尼亚文化代表团到潍坊, 他送上两件核雕工艺品。1957年4月,苏联伏罗希洛夫来华访问,他和考功卿连雕5件民间艺术作品, 送给苏联朋友。中央有关单位来信予以祝贺,并指出:“此种艺术,在我国很有保留价值。”同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老艺人”称号,并被选为山东省政协委员。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真正体会到当家作主的责任感。他与考功卿多次商讨切磋,创作了《百万雄师过大江》这一崭新题材的代表性作品。他精心布局,把千里渡江战役这一波澜壮阔的场面,缩微在一枚普通桃核雕刻的小船上,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借助高倍放大镜,人们看到:一艘破浪向前的木帆船,在鼓涨的风帆下,老艄公虎目圆睁、奋力划浆,飘扬的战旗下,18名解放军指战员,构成一幅姿态殊异而又浑如一体的英雄群像,指挥员通过手中的望远镜,紧盯着大江彼岸,如同在发出战斗号令,司号员高举军号,嘹亮的号音,仍似在大江回旋,战士们有的射击,有的投弹,有的划船,形象逼真,而敞开的弹箱里,子弹历历可数。令人更为惊叹的是,步枪、机枪上的零部件,都清晰可见,似能自由拆卸,灵活运转,使观者无不交口称赞。
展开全文
标签: 当代 潍坊 城区潍城区
输入文字:
上一组:刘致远 [公元1904年-1954年]
下一组:王兴芳 [公元1911年-1949年]
相关信息
孙承惠 [公元1907年-1947年]

孙承惠(1907—1947)字恩亭。峄县第六区(今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郝家楼人。1936年曾参加乡农学校军事训练半年,后任本乡队长。1938年冬参加峄南县委领导的抗日武装。 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孙承惠,孙承惠,孙承惠简介,台儿庄区人物

王继美 [公元1919年-1946年]

王继美(1919—1946)又名王瑞庭。枣庄市郭里集乡前小湾村人。汉奸。1939年参加中共在临、郯、费、峄四县边区举办的干部训练班受训,结业后派往党领导的朱玉相部任排长。 1939年底部队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王继美,王继美,王继美简介,台儿庄区人物

龙希贞 [公元1903年-1945年]

龙希贞(1903—1945),字元一,台儿庄区马兰屯乡龙口村人,出生于财势颇显的地主家庭。幼读家塾,10年不求进取,19岁弃读后,在家游手好闲,交结地痞流氓恶棍,与护院保镖一起玩刀弄 、耍拳舞棒,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他掷, 成癖,龙希贞,龙希贞,龙希贞简介,台儿庄区人物

孙伯英 [公元1897年-1940年]

孙伯英(1897—1940),原名孙景萃,台儿庄区马兰屯乡道庄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在马兰屯、峄县城读书,聪明好学,追求真理。“五四”运动暴发,他深受影响,满怀爱国热情于1920年考入山东省东昌府(今聊城)陆军学校。毕业后在山,孙伯英,孙伯英,孙伯英简介,台儿庄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