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江苏名人

沈石田沈周 [公元1427年-1509年,明四家,明朝画家]

时间:2021-09-21 分类: 江苏 查看: 402

热爱湖山庭园笔墨苍润秀雅沈周(1427-1509)是吴派画家的指导者。在中国传统的评价,人们到今天仍然不能否定其作品中高度的历史价值。在当时,他是唯一真正拥有独创力的天才。而他的弟子中以文征明为最有名。一四七○年出生的文征明(当时沈周四十四岁),吸收继承了他老师卓越的艺术风格,也可算是一位天才。他恰足以代表十六世纪前半的苏州画派。其作品也成为十六世纪后半被临摹的对象;直到一五五九年他去世为止,高龄九十的他,作品中的独创性丝毫没有衰退的迹象。沈周(1427~1509),明代画家,吴门四家之首。字启南,号石田,更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学识渊博,诗文书画均负盛名。沈周是明代吴门派创始人,以山水画著称,花鸟画亦有较深造诣,并能画人物。他家学渊源,曾祖父是王蒙至友,父亲沈恒吉、伯父沈贞吉也都善画,宗法王绂、杜琼。他除了受到家庭的薰陶外,自己也得到同乡先辈杜琼、刘珏等人的亲授。沈周早年主要学王蒙,笔法比较细密,多作盈尺小景。中年师法黄公望及宋代诸家。40岁以后,始拓为大幅,风格趋于劲健,追求骨力。晚年以吴镇为宗,笔健皴简,更加苍劲浑厚。他讲究诗书画三者的有机结合,苍润雄逸的画面,配上清新质朴的诗句和挺拔苍劲的书法,互为映衬,相得益彰,突出了文人画的特色。沈周擅水墨山水,尤以水墨浅绛画法著称。其作品有粗、细两种面貌,以粗笔见胜。其花鸟画,宗法南宋牧溪水墨粗简一路,并吸取文人墨戏画法。所作水墨写意花鸟,形象写实,用笔简括,墨色厚润,格调质朴,在写意之中不失形似,泼辣之中兼有恬和,上承宋元传统,下启大写意花鸟画端倪。这里我们就沈周和文征明两人的艺术性作个探讨。把沈周置于吴派领导者的地位,并不意味着当时就有一称为“吴派”的集团存在。他是吴派画家的美学理念,同时也是艺术观和人生观的指导者,更是十五世纪明代艺术最先进的主导者。他所秉持的生活方式和创作原则,几乎都是在中国文化中逐步地建立起来。所谓“文人”的概念是十一世纪末十二世纪初的宋代所兴起的。苏轼(1036-1101)、李公麟(1040-1106)、米芾(1051-1107)都是著名文人,元代(1260-1368)在江南巨匠辈出,因而使“文人”的观念变得更确定。
沈周(1427一1509),字启南,号石田。明著名画家,与唐寅、文徽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是“吴门画派”的班首,在画史上影响深远。沈周一生未应科举,始终从事书画创作。他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绘画,技艺全面,功力浑朴,在师法宋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发展了文人水墨写意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成为吴门画派的领袖。
沈周墓地较大,约5亩多地,四周有小河环绕,并筑青石罗城,封土高约3米。墓前有墓坊遗迹青石柱二根。沈周后裔沈彦良于1928年重建敬山顶碑亭一座,内有明王繁书《沈隐士石田先生墓志铭》、明张宣撰《故沈良琢妻徐氏墓志铭》,1928年施兆麟撰《沈氏碑刻亭记》,1921年清末遗老吴荫培题《明处士沈石田先生墓》碑等,现均保存在墓亭内。
展开全文
标签: 明朝 苏州 城区相城区
输入文字:
上一组:张寒月 [公元1906年-2005年,抗日英烈]
下一组:陈裸 [公元1563年-1639年,明朝画家]
相关信息
沈根寿 [公元1923年-1952年,革命烈士]

沈根寿(1923—1952)1923年12月生于东浜村。1952年8月15日在朝鲜江原道全化郡龙虎洞战斗中壮烈牺牲。1956年2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沈根寿,革命烈士,汾湖高新区(黎里镇),沈根寿简介,吴江人物

凌文钧 [公元1921年-1952年,革命烈士]

凌文钧(1921—1952)1921年3月生于东浜村。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9月18日在战斗中牺牲于朝鲜。1953年3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凌文钧,革命烈士,汾湖高新区(黎里镇),凌文钧简介,吴江人物

凌世福 [公元1931年-1952年,革命烈士]

凌世福(1931—1952)1931年4月生于东浜村。1952年9月18日在朝鲜前线牺牲。1953年4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凌世福,革命烈士,汾湖高新区(黎里镇),凌世福简介,吴江人物

夏兴瑞 [公元1931年-1953年,革命烈士]

夏兴瑞(1931—1953)1931年8月生于鸭头湾(西浜村1组)。1953年7月在朝鲜前线牺牲。1954年3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夏兴瑞,革命烈士,汾湖高新区(黎里镇),夏兴瑞简介,吴江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