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江苏名人

夏皇后 [公元1492年-1535年,明武宗朱厚燳的皇后]

时间:2021-09-21 分类: 江苏 查看: 282

明武宗孝静夏皇后,孝静毅皇后(1492年~1535年)夏氏,名不详,出身上元,明武宗朱厚照的皇后。正德元年(1506年),夏氏被册立为皇后,夏皇后虽美貌,却不受宠。而且明武宗多年居于宫外,因此夏皇后没有子女,可能仍是处女之身。嘉靖元年(1521年),丈夫明武宗驾崩后,由武宗堂弟——兴献王世子朱厚熜继承皇位,是为明世宗。而夏氏因为与世宗之间为叔嫂关系,依照中国历代皇室的传统,只有帝王之母可称太后,故身为嫂嫂的夏氏不得称皇太后,但又要与明世宗的陈皇后有所区别,因此上徽号称庄肃皇后。嘉靖十四年(1535年)正月,夏氏逝世,与武宗合葬康陵,神主升祔太庙。
世宗入朝
嘉靖元年,明世宗入继大统,因为与夏皇后为叔嫂关系,故夏皇后不能当太后,但又要与世宗的陈皇后区别,因此上尊称曰庄肃皇后。嘉靖十四年正月崩,合葬康陵,祔庙。一开始,礼臣上奏丧仪,世宗说:“嫂叔无服,且两宫太后均在,朕服青,臣民如母后服。”礼部尚书夏言说:“皇上以嫂叔绝服,则群臣不敢素服见皇上,请暂罢朝参。”世宗答应了。
夏氏逝世后,礼臣上奏丧仪,世宗说:“叔嫂之间不需服丧,且两位皇太后均健在,因此朕在丧期内穿着青衣,而臣民以皇后之丧服丧即可。”礼部尚书夏言说:“皇上以嫂叔之间不需服丧而改穿青衣,但群臣不敢穿着丧服朝见皇上,请暂时免去朝参。”世宗许之。
谥号之辩
而关于夏氏的谥号,大学士张孚敬说:“大行皇后,是皇上的嫂嫂,与历代嫡配皇后不同,谥号字数宜用二字或四字。”李时不赞同,说:“宜用八字。”左都御史王廷相、吏部侍郎霍韬等:“都是皇后,又什么不同。”夏言隧聚众议论,上奏说:“古人崇尚实质的精神,因此谥号多简洁,以符合他生前的做为。至于后代所追加的谥号,则是出自臣子的怀思之情。大行皇后生于今世,宜用今制,因此大行皇后的谥号宜如历代嫡配皇后,而不论二字、四字及八字,都于礼无据。”世宗不从,命众人再讨论。群臣请用张孚敬的建议。世宗说:“用六字吧,合阴数。”于是夏氏的谥号拟定,称孝静庄惠安肃毅皇后。嘉靖十五年(1536年),世宗觉得当时张孚敬的话不对,传旨:“孝静皇后谥号不完备,称不上是配飨武宗。”于是改谥为孝静庄惠安肃温诚顺天偕圣毅皇后。
展开全文
标签: 南京 建邺区
输入文字:
上一组:乔登江 [公元1928年-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下一组:蒲慕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关信息
沈根寿 [公元1923年-1952年,革命烈士]

沈根寿(1923—1952)1923年12月生于东浜村。1952年8月15日在朝鲜江原道全化郡龙虎洞战斗中壮烈牺牲。1956年2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沈根寿,革命烈士,汾湖高新区(黎里镇),沈根寿简介,吴江人物

凌文钧 [公元1921年-1952年,革命烈士]

凌文钧(1921—1952)1921年3月生于东浜村。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9月18日在战斗中牺牲于朝鲜。1953年3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凌文钧,革命烈士,汾湖高新区(黎里镇),凌文钧简介,吴江人物

凌世福 [公元1931年-1952年,革命烈士]

凌世福(1931—1952)1931年4月生于东浜村。1952年9月18日在朝鲜前线牺牲。1953年4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凌世福,革命烈士,汾湖高新区(黎里镇),凌世福简介,吴江人物

夏兴瑞 [公元1931年-1953年,革命烈士]

夏兴瑞(1931—1953)1931年8月生于鸭头湾(西浜村1组)。1953年7月在朝鲜前线牺牲。1954年3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夏兴瑞,革命烈士,汾湖高新区(黎里镇),夏兴瑞简介,吴江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