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浙江名人

俞兆岳

时间:2021-09-20 分类: 浙江 查看: 358

俞兆岳,字岱桢,清代海宁(今属浙江省)人。康熙中由宣平教谕选大田知县,升开州知州。雍正元年为松江府海防同知。雍正二年(1724年),华亭县康熙年间所筑土塘坍毁,冲毁民房无数。俞兆岳认为土塘易溃,上 书布政使鄂尔泰请筑石塘。十二月,吏部尚书朱轼奉旨查视海塘,俞徒步随行五十里,力陈改筑石塘之必要,朱轼深以为然。但由于工程浩大,为节约经费,仅在四处险工段筑石塘三千八百五十四丈,又因督工钦差李馥等偷工减料,没有按照朱轼的样式建造,质量较差。雍正六年(1728年),世宗决定全线四十里全部改建石塘,查办前任钦差,擢升俞兆岳为通政参议,全权总理塘工。
雍正二年(1724年),华亭县康熙年间所筑土塘坍毁,冲毁民房无数。俞兆岳认为土塘易溃,上 书布政使鄂尔泰请筑石塘。十二月,吏部尚书朱轼奉旨查视海塘,俞徒步随行五十里,力陈改筑石塘之必要,朱轼深以为然。但由于工程浩大,为节约经费,仅在四处险工段筑石塘三千八百五十四丈,又因督工钦差李馥等偷工减料,没有按照朱轼的样式建造,质量较差。雍正六年(1728年),世宗决定全线四十里全部改建石塘,查办前任钦差,擢升俞兆岳为通政参议,全权总理塘工。俞接任后,改进原设计,条石之间加用铁榫铁销上下左右连接,使石塘更为坚固,并先筑样塘六十丈示范,要求在工人员一律按式构筑。雍正八年(1730年)在石塘之外所构筑的外护土塘上创筑五桩五石护塘坝,自戚家墩至胡家厂两千三百四十七丈,这是上海地区出现的第一座桩石护塘坝。由于其采用多层阶梯形结构,中用块石填筑,消能作用良好,当波浪拍岸后下泄时,又能减弱底流速,防止淘刷塘基,被称为“玲珑坝”,使处于顶冲段的土塘提高了抗灾能力。(旧志认为系江苏巡抚尹继善所首创,今查尹的原奏,他所造的是一种条石护岸工程,系捞取崇祯石塘废条石砌筑而成,并非块石、桩木构成的护塘坝。今据清人张鸿卓《海塘记》予以更正),雍正八年俞兆岳以功升任太仆寺卿。全部工程于雍正十三年完工。
轶事在工期间俞兆岳经常青衣、破帽,微服深入工地,与民工打成一片,沿海儿童牵其衣,扯其袖,称为“俞伯”,见者均把他当作衙门中的一名小差役。工地漫长,人员众多,承办人员对木、石、铁等材料向有舞弊行为。这次工程,头一天出现问题,次日钦差即行文查询,作弊者疑为“神”,此后再无人敢于作弊。工程完成之日,俞兆岳到工地会勘验收,人们才知道经常往来于工地之上青衣破帽的小差,原来就是钦差大臣。
历史贡献雍正十年(1732年)秋,飓风海溢,上海地区沿海均遭灾,惟华亭因新塘建立而免灾。
华亭大石塘,全长四十里,工程坚固有“四十里金城”之美誉,至今仍屹立在上海西南部杭州湾畔,制止了海岸的继续坍进。
展开全文
标签: 嘉兴 海宁
输入文字:
上一组:蒋英 [公元1919年-2012年,钱学森夫人]
下一组:徐嗣曾 [?-1790年,清朝大臣]
相关信息
傅范初 [公元1867年-1912年]

傅范初(1867—1912),字公羽,号曲溪,德清人。9岁能文,13岁进国学,毕业于同文馆。好欧洲物理、化学,著有《算学进阶》、《算学源流考》、《电化理解》、《地理杂志》等书。清光绪十六年(1890),考取会典馆绘图处誊录,著,傅范初,傅范初,傅范初简介,德清人物

徐曼仙 [公元1862年-1912年]

徐曼仙(1862?—1912?),女,名畹兰,字曼仙,德清人。少喜诗词,10多岁时写“牡丹纵属群芳冠,终逊东篱气节高”诗句,深得时人赞赏。后嫁湖州赵世昌,夫早逝,上敬公婆,中睦妯娌,下抚幼子,在困境中,孜孜研读《红楼梦》,著有,徐曼仙,徐曼仙,徐曼仙简介,德清人物

蔡汇沧 [公元1841年-1907年]

蔡汇沧(1841—1907),字二源,德清人。少时曾赴广东,见异族势力涌入,慨叹道:“十几年后,若不通晓外国的语言文字,就不能有所作为”,便专心攻学英语。清同治五年(1866),任赣榆县令,旋补柘林(今广东饶平东南)通判,有政,蔡汇沧,蔡汇沧,蔡汇沧简介,德清人物

傅云龙 [?-1901年]

傅云龙(?—1901),字懋元,号醒夫,德清尚博(今德清钟管镇尚坝村)人。幼年好学,12岁即通经书。及长,喜研兵书。清同治年间(1862—1874)入京,历任兵部武选司、车驾司主事、郎中。光绪七年(1881),任《顺天府志》分,傅云龙,傅云龙,傅云龙简介,德清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