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山东名人

徐干 [公元170年-217年,建安七子]

时间:2021-09-20 分类: 山东 查看: 490

徐干(170—217年),字伟长,北海剧(今山东寿光县东南)人。汉末文学家、哲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辞赋、政论著称。
徐干“其先业以清亮臧否为家”,“未志乎学,盖已诵数十万言矣。年十四,始读五经,发愤忘食,下帷专思,以夜继日”(严可均《全三国文》卷五十五阙名《中论序》)。他父亲担心他累坏身体,常常加以劝阻。由于勤学苦读,20岁前已经精通五经,博览史传,而且出口成章,操翰成文,成为一个淹贯经史、文才超众的青年学者了。
徐干“清玄体道”,“轻官忽禄,不耽世荣”(《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注引《先贤行状》)。时值灵帝末年,政治腐败,世家子弟结党权门,争名逐利,而干清贞自守,闭门谢客,以读书为乐。虽“州牧郡守礼命跛踖连武数致之”,亦拒不赴召。建安中,看到曹操平定北方,中国统一有望,即应召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转五官将文学,历五、六年,以疾辞归。“身穷穷巷,颐志保真”,虽“并日而食”,亦“不以为戚”。(引并见《中论序》)后授上艾长,也因病未就。建安二十二年(217)春,瘟疫流行,干亦染疾而卒。
刘勰说徐干“以赋、论标美”(《文心雕龙·才略》)。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对徐干的赋作给予很高评价,说他的“《玄猿》、《漏卮》、《团扇》、《松赋》,虽张(衡)、蔡(邕)不过也。”但是,这几篇除《团扇赋》残篇载《北堂书钞》外,都已散佚。今存严可均辑《全后汉文》中,有徐干《齐都赋》、《序征赋》等近十篇,也已残缺不全,无法窥见徐干赋作的整体风貌。
徐干的政治散文,主要是《中论》一书。据阙名《中论序》说,徐干著此书是为“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今存辑本分上、下两卷,上卷10篇,多论述处事原则和品德修养,下卷10篇,大都论述君臣关系和政治机微,其思想倾向“大都阐发义理,原本经训,而归之于圣贤之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然也杂有道家、法家的思想。虽然《中论》辞旨邈远,较少直接指斥现实的内容,而语言平实,论证详密,在建安时代自成一家之言,是一部值得重视的政论专著。
徐干诗歌成就不高,钟嵘《诗品》把他列入下品。虽钟嵘贬抑过甚,而从干今存之诗看,较王粲、刘桢亦稍逊。干诗大部散佚,今存10首(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而以《室思》6首和《答刘桢》较为出色。《室思》设为思妇之词,写一位妇女对远行不归的丈夫的怀念:“端坐而无为,仿佛君容光”,“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以至“展转不能寐”,幻想乘鸿鸾之羽飞到丈夫身边,与之相会。有时又担心丈夫“重新而忘故”,在外另有新欢。全诗情致缱绻,心理刻画细腻,十分委婉动人。《答刘桢》则语言浑朴,感情真挚,亦为佳作。
徐干作品,《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5卷,已佚。明人杨德周辑、清人陈朝辅增补《徐伟长集》6卷。《中论》2卷。
展开全文
标签: 汉代 潍坊 昌乐县
输入文字:
上一组:王振东 [公元1877年-1944年]
下一组:刘锡诚
相关信息
孙承惠 [公元1907年-1947年]

孙承惠(1907—1947)字恩亭。峄县第六区(今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郝家楼人。1936年曾参加乡农学校军事训练半年,后任本乡队长。1938年冬参加峄南县委领导的抗日武装。 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孙承惠,孙承惠,孙承惠简介,台儿庄区人物

王继美 [公元1919年-1946年]

王继美(1919—1946)又名王瑞庭。枣庄市郭里集乡前小湾村人。汉奸。1939年参加中共在临、郯、费、峄四县边区举办的干部训练班受训,结业后派往党领导的朱玉相部任排长。 1939年底部队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王继美,王继美,王继美简介,台儿庄区人物

龙希贞 [公元1903年-1945年]

龙希贞(1903—1945),字元一,台儿庄区马兰屯乡龙口村人,出生于财势颇显的地主家庭。幼读家塾,10年不求进取,19岁弃读后,在家游手好闲,交结地痞流氓恶棍,与护院保镖一起玩刀弄 、耍拳舞棒,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他掷, 成癖,龙希贞,龙希贞,龙希贞简介,台儿庄区人物

孙伯英 [公元1897年-1940年]

孙伯英(1897—1940),原名孙景萃,台儿庄区马兰屯乡道庄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在马兰屯、峄县城读书,聪明好学,追求真理。“五四”运动暴发,他深受影响,满怀爱国热情于1920年考入山东省东昌府(今聊城)陆军学校。毕业后在山,孙伯英,孙伯英,孙伯英简介,台儿庄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