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浙江名人

俞鉴 [?-1449年]

时间:2021-09-20 分类: 浙江 查看: 366

俞鉴(?-1449),字元器,明桐庐人。少时勤奋好学,崇尚节气,八岁,听父亲读《出师表》对诸葛武侯的慷慨义节钦佩不已。正统七年登进士第,授兵部职方主事。次年,奉命清理调动大同等处军政,处置慎密得当,取舍合乎情理,颇得上司和同僚器重。
当时朝廷宦官揽权,国事日非,北方的瓦刺势力日益强大。正统十四年,瓦刺部首领也先率兵入侵,铁蹄深人山西境内。宦官王振再三敦促英宗御驾亲征。英宗果决定亲率五十万大军前往。兵部职方郎中、淳安人胡永情,是其中随驾一员。胡郎中恳求俞鉴道:“随皇上出征,是我份内事,但目前身有疾病,你能否代我随驾出征?”鉴慷慨答应说:“你我都是一殿之臣,哪有不肯之理。”时在朝官吏都知道,“这次皇上亲征,无取胜之道,随从之臣皆也自分一死而已”。与鉴友善的同僚,见其子尚幼,劝他勿远出。他忧心重重地说:“国事如此,岂能顾及身家。”回到家中,抚摩两幼子说:“你等自长成人,我不能顾也。”说罢与妻儿决然作别,命家人俱行李,带干粮,备车马,直趋英宗驻跸处。
大司马邝野素知鉴贤达干练,军中所需的奏章、文书及其它机密重事,都与他商讨,有的且假其手而成。当时,他的驻军之地没有水源,南边7.5公里处有条河,已被敌军占据了,在连水也难以喝到的条件下,俞鉴仍是满腔热情地协助大司马处理军务,昼夜累数百件,皆应对如流。后终因劳累过度而病倒。七月十六日,英宗驾抵大同,命平乡伯陈怀出阵与敌接仗,失利逃回宣府。此际众臣力劝英宗班师,英宗执意不肯回朝。结果,明军惨败。八月十三日鉴随成国公朱勇率部经过鸡鸣山,突然遇到强敌虏骑四面包围,朱勇败殁,鉴自知难以身免,对家丁说:“你快回家禀报,我当以身殉国。”随即跃马入阵,大战敌军,终因寡不敌众,战殁于土木堡。英宗也被俘而去。
俞鉴为国尽忠,为友尽义,颇为时人敬仰。礼部尚书姚夔写了一篇《书俞元器忠义记》,赞扬他:“临难弗避,竭力捍难,可谓诚于事君也;忘危守信,利害弗较,可谓诚于交友也。诚于事君,非忠而何?诚于交友,非义而何?忠与义固元器之所素学、素存、素行,非矫揉于一时者。”
展开全文
标签: 杭州 桐庐
输入文字:
上一组:胡培松 [水稻遗传育种与品质改良专家]
下一组:蒋复璁 [公元1898年-1990年]
相关信息
傅范初 [公元1867年-1912年]

傅范初(1867—1912),字公羽,号曲溪,德清人。9岁能文,13岁进国学,毕业于同文馆。好欧洲物理、化学,著有《算学进阶》、《算学源流考》、《电化理解》、《地理杂志》等书。清光绪十六年(1890),考取会典馆绘图处誊录,著,傅范初,傅范初,傅范初简介,德清人物

徐曼仙 [公元1862年-1912年]

徐曼仙(1862?—1912?),女,名畹兰,字曼仙,德清人。少喜诗词,10多岁时写“牡丹纵属群芳冠,终逊东篱气节高”诗句,深得时人赞赏。后嫁湖州赵世昌,夫早逝,上敬公婆,中睦妯娌,下抚幼子,在困境中,孜孜研读《红楼梦》,著有,徐曼仙,徐曼仙,徐曼仙简介,德清人物

蔡汇沧 [公元1841年-1907年]

蔡汇沧(1841—1907),字二源,德清人。少时曾赴广东,见异族势力涌入,慨叹道:“十几年后,若不通晓外国的语言文字,就不能有所作为”,便专心攻学英语。清同治五年(1866),任赣榆县令,旋补柘林(今广东饶平东南)通判,有政,蔡汇沧,蔡汇沧,蔡汇沧简介,德清人物

傅云龙 [?-1901年]

傅云龙(?—1901),字懋元,号醒夫,德清尚博(今德清钟管镇尚坝村)人。幼年好学,12岁即通经书。及长,喜研兵书。清同治年间(1862—1874)入京,历任兵部武选司、车驾司主事、郎中。光绪七年(1881),任《顺天府志》分,傅云龙,傅云龙,傅云龙简介,德清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