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浙江名人

姜立夫 [公元1890年-1978年]

时间:2021-09-20 分类: 浙江 查看: 430

姜立夫(1890—1978),谱名培垧,学名蒋佐,生于浙江平阳(今龙港市麟头村)。6岁丧父,入祖父家馆学习。10岁丧母,由兄嫂抚养长大。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入杭州府中学堂。宣统二年(1910)六月考取游美学务处庚款第二批留学生。翌年九月入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学习4年,获理学士学位,接着入哈佛大学研究院,4年完成博士论文,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民国8年(1919)秋回国,任天津南开大学教授,创办算学系,任系主任。民国12年,中国科学社组织算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任主席。民国23年到德国,先后在汉堡大学和格丁根大学进修二年。抗日战争期间,执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领导建立了中国数学会,任会长,并筹建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抗日战争胜利后,到上海,民国35年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进修。民国36年7月数学研究所在上海成立,姜立夫任所长,由陈省身代理。翌年6月姜立夫由美返国,9月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为第一批81名院士之一。
民国38年(1949)8月,姜立夫到广州岭南大学创办数学系,任系主任。1952年9月,到中山大学任教授,为院系调整后的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及数学系筹备小组成员。他亲自讲授解析几何、微分几何、几何基础及高等几何专门化课程,培养了几门课的教师。他讲课时曾因心肌梗塞晕倒,愈后仍坚持在家组织黎曼几何讨论班,带领中青年教师、研究生和进修教师,边读书、边翻译、边研究,并继续进行圆(球)素几何的研究,直至“文革”爆发为止。他是中国科学院筹备委员、专门委员,中国数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会理事,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联合会常委兼组织部长以及该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省算协常委。是第一届广东省人大代表,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姜立夫数学知识渊博,功力深厚扎实,长期致力于圆素几何学的研究。他授课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灵活,既严格要求,又因材施教。陈省身、江泽涵、吴大猷、杨振宁等都曾是他的学生。主要由他负责编纂的中国第一部《算学名词汇编》于民国27年(1938)出版,奠定了中国现行数学名词的基础。
姜立夫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中国数学教育和数学发展事业。他创建南开大学数学系时曾说:“我是用美国退还的一部分庚款去留学的,那当然不是美国的钱,也不是清政府的钱,那是全国人民辛勤劳动积累起来的钱,我应当为全国人民做一点好事……愿把一生献给数学。”他创办广州岭南大学数学系时又说:“美国人在中国办教会大学,非常难得办数学系,我看这是他们存心不要我们搞基础学科。我决心在教会大学里办起一个数学系来。”1978年2月3日,姜立夫因心力衰竭在广州逝世。
著有《圆素和球素几何的矩阵理论》,主编有《算学名词汇编》,组织参与翻译了《解析几何学教程》(苏联H.N.穆斯赫利什维利著)、《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基础》(苏联A·诺尔金著)、《黎曼几何学·正交标架法》(法国E嘉当著)。
展开全文
标签: 当代 温州 龙港市
输入文字:
上一组:姜伯驹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下一组:赵建大 [公元1170年-1235年]
相关信息
傅范初 [公元1867年-1912年]

傅范初(1867—1912),字公羽,号曲溪,德清人。9岁能文,13岁进国学,毕业于同文馆。好欧洲物理、化学,著有《算学进阶》、《算学源流考》、《电化理解》、《地理杂志》等书。清光绪十六年(1890),考取会典馆绘图处誊录,著,傅范初,傅范初,傅范初简介,德清人物

徐曼仙 [公元1862年-1912年]

徐曼仙(1862?—1912?),女,名畹兰,字曼仙,德清人。少喜诗词,10多岁时写“牡丹纵属群芳冠,终逊东篱气节高”诗句,深得时人赞赏。后嫁湖州赵世昌,夫早逝,上敬公婆,中睦妯娌,下抚幼子,在困境中,孜孜研读《红楼梦》,著有,徐曼仙,徐曼仙,徐曼仙简介,德清人物

蔡汇沧 [公元1841年-1907年]

蔡汇沧(1841—1907),字二源,德清人。少时曾赴广东,见异族势力涌入,慨叹道:“十几年后,若不通晓外国的语言文字,就不能有所作为”,便专心攻学英语。清同治五年(1866),任赣榆县令,旋补柘林(今广东饶平东南)通判,有政,蔡汇沧,蔡汇沧,蔡汇沧简介,德清人物

傅云龙 [?-1901年]

傅云龙(?—1901),字懋元,号醒夫,德清尚博(今德清钟管镇尚坝村)人。幼年好学,12岁即通经书。及长,喜研兵书。清同治年间(1862—1874)入京,历任兵部武选司、车驾司主事、郎中。光绪七年(1881),任《顺天府志》分,傅云龙,傅云龙,傅云龙简介,德清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