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浙江名人

杨蟠 [公元1017年-1106年]

时间:2021-09-20 分类: 浙江 查看: 277

杨蟠(约1017—1106),字公济,别号浩然居士,临海县章安(今属台州椒江区)人。北宋庆历六年(1046)进士,初任和州、密州推官,历任光禄丞、太子中允、永兴路转运判官、陕西提举常平、湖广西路提点坑冶事、提点荆广铸钱等职,凡40余年。
元祐四年(1089),任杭州通判,苏轼任杭州太守,两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公余唱和甚多。当时浙西春潦夏旱,西湖由于长年不治,草兴水涸,葑田已占湖面一半。乃用常平米招募饥民疏浚西湖,并利用挖出的湖泥葑草,筑成一条横贯湖面的长堤,即今著名的苏堤。这年冬末,两到湖上踏雪赏梅,杨蟠作《梅花诗》多首,苏轼步其韵作《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后又作《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晚年重返杭州,作有《钱塘西湖百咏》,从湖堂至西水亭,各为一绝,共百首。
绍圣二年(1095),以承议郎知温州。到任后,于衙署仪门立碑,刻前任太守刘述的《劝农五事》以为施政准则;划分州城街巷,定为三十六坊;常轻装简从,巡视乡里。在任两年,颇得百姓好评。蟠对温州也有深厚感情,著有《永嘉百咏》,其中一首云:“为官十一政,宦游五十秋。生平忆何处?最忆是温州。”
生平诗作甚多。《宋史》本传说“为诗数千篇”。有《章安集》20卷,大部已佚。今仅有后人辑录的《章安集》1卷,存诗105首。人品和诗作为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文坛名宿所赏识。王安石曾致书说:“足下之文,但知畏之(敬佩),愿造请所闻(愿意登门求教)。”欧阳修读《章安集》后,作诗赞道:“苏(舜钦)梅(尧臣)久作黄泉客,我亦今为白发翁。卧读杨蟠一千首,乞渠秋月与春风。”将其与著名诗人苏舜钦、梅尧臣并列。
展开全文
标签: 宋代 台州 椒江区
输入文字:
上一组:灌顶 [公元561年-632年]
下一组:朱右 [公元1314年-1376年]
相关信息
傅范初 [公元1867年-1912年]

傅范初(1867—1912),字公羽,号曲溪,德清人。9岁能文,13岁进国学,毕业于同文馆。好欧洲物理、化学,著有《算学进阶》、《算学源流考》、《电化理解》、《地理杂志》等书。清光绪十六年(1890),考取会典馆绘图处誊录,著,傅范初,傅范初,傅范初简介,德清人物

徐曼仙 [公元1862年-1912年]

徐曼仙(1862?—1912?),女,名畹兰,字曼仙,德清人。少喜诗词,10多岁时写“牡丹纵属群芳冠,终逊东篱气节高”诗句,深得时人赞赏。后嫁湖州赵世昌,夫早逝,上敬公婆,中睦妯娌,下抚幼子,在困境中,孜孜研读《红楼梦》,著有,徐曼仙,徐曼仙,徐曼仙简介,德清人物

蔡汇沧 [公元1841年-1907年]

蔡汇沧(1841—1907),字二源,德清人。少时曾赴广东,见异族势力涌入,慨叹道:“十几年后,若不通晓外国的语言文字,就不能有所作为”,便专心攻学英语。清同治五年(1866),任赣榆县令,旋补柘林(今广东饶平东南)通判,有政,蔡汇沧,蔡汇沧,蔡汇沧简介,德清人物

傅云龙 [?-1901年]

傅云龙(?—1901),字懋元,号醒夫,德清尚博(今德清钟管镇尚坝村)人。幼年好学,12岁即通经书。及长,喜研兵书。清同治年间(1862—1874)入京,历任兵部武选司、车驾司主事、郎中。光绪七年(1881),任《顺天府志》分,傅云龙,傅云龙,傅云龙简介,德清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