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山东名人

张元

时间:2021-09-20 分类: 山东 查看: 481

张元,原名张文俊,1917年生,罗庄区高都街道东高都村人。他自幼读书,后考入山东省第三乡村师范学校,1938年春毕业。张元在三乡师就读期间,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逐渐萌发了救国救民的意识,加之进步校长曹香谷的影响,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4月,日本侵略者攻占临沂,大量学生南下,少数学生奔赴延安。张元按党组织的指示,就地坚持斗争。后张元回到家乡东高都村。当时东高都村成立了汉奸政权——乡公所。乡公所的人曾多次找张元为其做事,每次都被张元拒绝。张元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儿子在家种地,也劝他做点舞文弄墨的差事,也不枉读书十几年。后来父子间因此发生了争吵。不为日本人做事,这是张元最起码的原则。
1939年张元离家出走,在临西县的小岭村参加了抗日游击队,那时他的儿子张金生才初生八个月。张元参加抗日的消息也很快被当地伪政权得知,他们就对张元的妻子百般恫吓,妻子精神恍惚得了病,不久就去世了。
1940年八路军115师东进沂蒙山的第二个年头,张元由游击队转入到115师,在师部任文书。在抗战生涯中,他跟随部队在沂蒙山区南征北战,一丝不苟地工作,其吃苦耐劳,敢于牺牲的精神,深受部队-的好评。
抗日战争胜利后,各级人民政府需要大量干部。张元被调到临沭县司法科任科长,后调到县委任秘书。1947至1948年,任临西县委情报站站长,临东县情报站站长。1948年10月,临沂第二次解放,张元出任临沂专署民政科科长。此时正是淮海战役的前期准备时期,需要足够数量的支前大军和物资。为此,张元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地工作。
建国后,他出任临沂地区第一任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在开展镇压-运动中,张元身为法院院长,对家乡-分子家属的求情不为所动,严格执法,使得临沂地区的镇压-运动得以顺利进行。1957年张元出任临沂地区统计局局长;1958年调到山东省政府任农业厅厅长;1959年调到上海,在华东局工作;文革期间,调到莱芜任张家洼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为我国钢铁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张元是罗庄区较早的革命者之一。他在革命事业上出生入死,在司法战线上秉公执法,在经济战线上兢兢业业。他的一生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建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展开全文
标签: 近现代 临沂 罗庄区
输入文字:
上一组:孙克仁 [公元1920年-1942年,革命烈士]
下一组:李子亮 [公元1901年-1941年,革命烈士]
相关信息
孙承惠 [公元1907年-1947年]

孙承惠(1907—1947)字恩亭。峄县第六区(今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郝家楼人。1936年曾参加乡农学校军事训练半年,后任本乡队长。1938年冬参加峄南县委领导的抗日武装。 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孙承惠,孙承惠,孙承惠简介,台儿庄区人物

王继美 [公元1919年-1946年]

王继美(1919—1946)又名王瑞庭。枣庄市郭里集乡前小湾村人。汉奸。1939年参加中共在临、郯、费、峄四县边区举办的干部训练班受训,结业后派往党领导的朱玉相部任排长。 1939年底部队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王继美,王继美,王继美简介,台儿庄区人物

龙希贞 [公元1903年-1945年]

龙希贞(1903—1945),字元一,台儿庄区马兰屯乡龙口村人,出生于财势颇显的地主家庭。幼读家塾,10年不求进取,19岁弃读后,在家游手好闲,交结地痞流氓恶棍,与护院保镖一起玩刀弄 、耍拳舞棒,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他掷, 成癖,龙希贞,龙希贞,龙希贞简介,台儿庄区人物

孙伯英 [公元1897年-1940年]

孙伯英(1897—1940),原名孙景萃,台儿庄区马兰屯乡道庄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在马兰屯、峄县城读书,聪明好学,追求真理。“五四”运动暴发,他深受影响,满怀爱国热情于1920年考入山东省东昌府(今聊城)陆军学校。毕业后在山,孙伯英,孙伯英,孙伯英简介,台儿庄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