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天津名人

张兰德 [公元1876年-1957年,清朝末代太监总管]

时间:2021-10-01 分类: 天津 查看: 641

张兰德(1876-1957),原名张祥斋,字云亭,天津市静海县南吕官屯人。清朝末代太监总管。
清光绪二年(1876)生。出身贫寒。
光绪十四年(1888),因被富人奚落,冒险自宫净身。
光绪十七年(1891),入清宫“茶坊”当太监,拜太监“哈哈李”为师。在内宫太监里排兰字辈,序号张兰德,慈禧太后赐名“恒泰”,宫号小德张。在宫中不堪忍受-,曾装疯卖傻。
光绪十八年(1892),被派入宫内南府升平署戏班学京剧武小生。小德张五官端正,技艺精湛,19岁时成为宫内闻名的武小生,多次和杨小楼、王瑶卿、杨小朵等京剧名家配戏,深得慈禧宠爱,遂青云直上,3年连升5级:太后宫小太监,敬事房打寝宫吏、回事,御前近侍,御前首领兼管南府戏班总提调。
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软禁在中南海瀛台。小德张多次躲过慈禧的盘查,为光绪帝调换可口菜肴,并为光绪和珍妃会面暗中作美。
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变中,随慈禧太后出逃西安,一路侍奉精心,被慈禧赐予“服侍勤谨”的赏谕。
光绪二十七年(1901),回京后升为御膳房掌案,三品顶戴。为效忠太后,小德张亲自下厨,更得慈禧宠爱。小德张病时,慈禧亲视,成为宫中奇闻。
宣统元年(1909),隆裕太后遵慈禧遗嘱任其为长-四司八处大总管,并赐帑银10万两于北京安定门内建造总管府。为清除异已,小德张提出“清君侧”主张,逐千余名太监出宫,均换上其心腹。同年,衣锦还乡,静海知县宋公迪亲为其背绳拉纤。小德张居大总管时,各王公贵族,朝廷大臣晋见隆裕太后,必须得到小德张的首肯,权倾一时,隆裕和宣统帝也惧他三分。重建光绪陵墓、颁布皇帝退位诏书等宫中大事,隆裕均按小德张的意愿传旨。小德张素日广交私党,张勋、马福祥、冯国璋、端奇等均为其换帖兄弟,载涛、袁世凯等和其交情甚深。
民国二年(1913),隆裕太后去世后,离开紫禁城,移居天津英租界,深居简出,广置田产,不问政事。
1957年4月19日在天津病逝,享年81岁。
展开全文
标签: 当代清朝 静海 津市
输入文字:
上一组:刘万鸣
下一组:侯幼珍
相关信息
吴砚农 [公元1911年-1987年]

吴砚农同志生平(1911-1987)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忠诚战士,原国家经委副主任吴砚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87年12月9日下午6时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吴砚农同志,1911年11月出生于天津市的一个,吴砚农,吴砚农,吴砚农简介,东丽区人物

董耐芳 [公元1923年-2014年]

董耐芳同志生平(1923-2014)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原主委,第七届、八届全国人大常委,河北省第七届、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耐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3月18日2时在石家庄逝世,董耐芳,董耐芳,董耐芳简介,东丽区人物

刘凤玮 [民国第六任总统曹锟的四夫人]

刘凤玮,曹锟的四夫人。原本唱河北梆子,后改唱京戏,专攻老生,艺名“九岁红”,曾轰动京津等地。曹锟早年看戏时便看中了身为红角的刘凤玮。她与曹锟是天津同乡,出身贫贱的她性情刚烈。她得知曹锟已有三房太太,于是坚决不答应当他的小老婆,,刘凤玮,民国第六任总统曹锟的四夫人,,刘凤玮简介,东丽区人物

李震瀛 [早期工人运动领袖]

李震瀛,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代表。天津人,早期工人运动领袖,1937年病逝在家中。曾经一份关于工人运动的手稿,下有英文签名,现存于中共二大会议纪念馆。1900年-1937年,男,又名李宝森、李泊之,化名震因、振因。天津人。早年就,李震瀛,早期工人运动领袖,,李震瀛简介,东丽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