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北京名人

史荣椿 [?-1859年]

时间:2021-10-01 分类: 北京 查看: 525

史荣椿(?-1859) 清朝将领。直隶大兴(一作宛平,今属北京市)人。字荫堂。行伍出身。1853年(文宗咸丰三年)以京营参将随胜保在阜城(位河北省泊头市西南)等地镇压太平军北伐。
1855年(文宗咸丰五年)任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位于广平县东南)镇总兵,旋调徐州(今徐州市)镇总兵。因镇压捻军有功,1858年升直隶(今河北省)提督,协助僧格林沁办理天津海防。1859年6月25日大沽战役中,在南岸炮台督兵奋战,予侵略者以重创。后腹部中弹,与副将龙汝元及士卒三十余人英勇殉难。
成就及荣誉
生平
清道光年间,他由行伍出身,后为京营参将。清咸丰元年(1851)补左营参将。咸丰三年(1853)任中营副将。是年冬,随都统胜保出击独流一带北征太平军。咸丰五年(1855),经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荐举,擢直隶大名镇总兵,曾赴河南、安徽等地镇压捻军。咸丰六年(1856),转徐州总兵。咸丰七年(1857)三月,以军功赏提督衔。咸丰八年(1858)正月,攻捻军于河南酆家集,六月升直隶提督,随僧格林沁治天津海防。
他在生命最后关头,写下可歌可泣的一页。咸丰九年(1859),英法联军两千余人,乘坐大小30艘舰船,沿海北上天津,借口进京交换条约,强行驶至白河口。同年五月丙申(6月27日),以英国舰队司令贺布为首的侵略军,悍然乘船进攻大沽口炮台。大敌当前,他和副将龙汝元齐心合力,指挥守军,奋起抵抗。他在南炮台督率部下,开炮痛击侵略者,击毁击伤一些敌船。敌兵下船登岸企图夺取炮台,他命令守军用鸟枪瞄准射击,敌兵在炮台前一片淤泥中受到火力阻击无法前进。与此同时,龙汝元在北炮台率部阻击敌兵。侵略军登岸受挫,仍不死心,继续轰击炮台。激战中,操旗督战的史荣椿被敌炮弹炸成重伤,他"自知不起,犹复指挥三军,大呼杀贼而死"。战斗中,副将龙汝元亦不幸中弹身亡。在此紧要关头,炮台守军义愤填膺,与增援骑兵同仇敌忾,奋勇拼杀,终于击退侵略军。
评价
革命导师马克思在有关著作中,对大沽口保卫战给予高度评价。史荣椿牺牲后,清廷追赠他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忠壮"。
展开全文
标签: 丰台区
输入文字:
上一组:李东霖
下一组:龙汝元 [?-1859年]
相关信息
周德满 [公元1935年-2004年]

周德满(1935~2004)北京延庆人。1949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察南延庆县团委干事,张家口地区团委、地委工业部干事,张家口601厂实验室主任,张家口550厂党委秘书,保定螺旋桨厂组织科长,周德满,周德满,周德满简介,延庆区人物

祝建国 [公元1963年-2011年]

祝建国 生前系北京市延庆县-沈家营派出所党支部书记、所长。1963年2月出生,198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2月26日,因公牺牲,年仅48岁。祝建国同志牢记使命,忠诚履职,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老黄牛”,亲自办理治安,祝建国,祝建国,祝建国简介,延庆区人物

卫兴顺 [公元1918年-1944年]

卫兴顺,1918年出生在北京市延庆县-科乡汉家川村。家里老少三辈十几口,依靠不到10亩薄沙地维生,日子过得极端贫困。卫兴顺只读过三冬私塾。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幼年时就不得不去打短工或砍柴卖,以补贴家用。193,卫兴顺,卫兴顺,卫兴顺简介,延庆区人物

周元祥 [公元1926年-1949年]

周元祥,1926年出生在北京延庆县老仁庄村的一个农民家里。全家六口人只有七亩沙地,靠种些杂粮艰难度日。不久,全家搬到城里大爷家中,租地耕种。由于周家祖祖辈辈没有一个识字的,父亲咬着牙也要供几个孩子上学,看到,周元祥,周元祥,周元祥简介,延庆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