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上海名人

杨兆顺

时间:2021-10-01 分类: 上海 查看: 276

杨兆顺,男,汉族,1957年2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紫藤苑小区党总支书记。
杨兆顺坚守基层工作一线,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忠实践行“让居民过上好生活”的庄严承诺,以公正化解矛盾,以包容疏解难题,以爱岗尽责促进社区和谐,把小区建设成为全国青年文明社区、上海市文明小区,深得小区群众信任。
2009年,同为“两湾一宅”棚户区动迁居民杨兆顺,党组织安排他担任动迁安置新建的紫藤苑小区党总支书记。面临-集中、居住环境脏乱、治安问题众多、管理难度极大的复杂情况,他向居民、向党组织庄严承诺,一定要让群众在优美的环境中过上平安、幸福生活。
十多年来,杨兆顺始终坚持秉承“百姓满意是我的信念与承诺”,关注民生需求,深入管理实践,创新一系列务实管用的社会管理方法。为方便群众办事,他先后试行居委会“一站式服务”模式,创建便民服务信息平台、引入触摸屏台的社区“百事通”,被全区乃至全市小区居委会广泛借鉴和运用。为回应群众服务需求,他创建“为民服务社”,为居民送米、理发、修家电,创办关爱孤寡老人“百家宴”,深受广大居民的欢迎。为解决小区治安管理难题,他提出人口信息管理的“四色”管理法、“社区信息词典”。为发挥群众自治作用,组建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的“稻草人工程”、“自家人调解室”和楼组“老娘舅”,搭建群众自我管理平台。
面对小区困难群众多、帮教人员多的情况,杨兆顺用爱心和耐心慢慢化解。夏贤明从16岁误入歧途,多次入狱,对生活失去信心。杨兆顺17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及时给予生活上的帮助,终于感动了夏贤明。现在,夏贤明已担任了小区护村队的队长,主动要求参与社区管理。为加强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杨兆顺推出寒暑假“红孩子”活动,根据兴趣爱好把中小学生编成红孩子广播站、红孩子读书会、红孩子合唱团……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社区未成年人舒展天性、愉悦身心,深受家长和孩子们欢迎。
杨兆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展开全文
标签: 当代 普陀区 普陀区
输入文字:
上一组:梁慧丽
下一组:孙良惠
相关信息
费达夫 [公元1907年-1931年,龙华二十四烈士]

费达夫,化名费德甫,上海市人,1925年入党,1926年赴苏联学习,1928年回国,1930年任沪东区工联主任。费达夫1907年诞生于杨树浦韬朋路(今通北路)98号,在家排行第二,很小就与弟弟一起在八埭头读私塾,后考入聂中丞华,费达夫,龙华二十四烈士,龙华二十四烈士,费达夫简介,杨浦区人物

殷清

殷清,字西溪。松江府上海县人。明嘉靖年间上林宛录事。因嫌官职不高,辞职返里经商。殷善于经营。所营商店连成一片,形成集镇——殷行。殷为人仁厚,对贫困的亲友和乡民,均热情帮助,并乐于资助慈善事业。明嘉靖元年(1522年),地方遭灾,殷清,殷清,殷清简介,杨浦区人物

辛和尚 [公元1891年-1927年]

辛和尚(1891~1927),字和祥。杨浦区辛家湾人。幼时家贫,读过半年书。后随父进英商杨树浦水厂做工。他继承父业承包了自来水厂净水的黄沙井,负责黄沙翻洗及调换。他工作勤恳,深得外国领班的赏识。聪明好学的辛和尚,在工作中学会英,辛和尚,辛和尚,辛和尚简介,杨浦区人物

陈锡坤 [公元1865年-1933年]

陈锡坤(1865~1933),杨浦区陈家巷人,世居陈家巷(今抚顺路小学对面)。锡坤10岁丧父,寡母偏瘫,缺吃少穿,常以糠菜果腹。清光绪六年(1880年),舅父姚芝庭介绍其至法国坟山(今淮海公园)做花木工等杂务,学得一手种花、插,陈锡坤,陈锡坤,陈锡坤简介,杨浦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