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贵州名人

黄大发

时间:2021-09-20 分类: 贵州 查看: 731

黄大发,男,汉族,1935年1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
36年来,黄大发忠实践行“修渠、致富”的誓言,带领群众绝壁凿天渠,建成一条跨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解决了当地的缺水问题,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被当地群众称为“当代愚公”。
草王坝曾缺水严重,村里人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来回要走两个小时。1958年,黄大发当选草王坝大队大队长。他许下承诺“一定要想方设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这句话成了黄大发的人生信条。由公社牵头,村里组成施工队,黄大发任指挥长,开始修建“红旗大沟”,打通隧道建成沟渠,引来大山背后的螺丝河水。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工程只打通了116米长的隧道,水渠后来被废弃。但黄大发并没有放弃,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执念:我是村支书,有责任修通水渠,解决村里人畜饮水问题,改变贫困现状。1989年,54岁的黄大发向组织申请到枫香水利站跟班学习水利知识和开凿技术。
经过多方奔走和申请,1992年底,修渠工程终于立项。第二年正月初三,水渠工程冒着大雪开工。黄大发既当指挥长又当技术员,年近六旬的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在修擦耳岩段时,一处倒悬的崖壁成了难题,年近六十的黄大发把麻绳系在自己身上吊下悬崖测量。修渠期间,黄大发的女儿和孙子相继因病去世,黄大发承受着悲痛,坚守在修渠一线。1994年,水渠的主渠贯通,河水第一次满满当当地流进草王坝村。群众以黄大发的名字给这条渠命名为“大发渠”。
水渠修好后,为了兑现“带领村民致富”的诺言,黄大发把精力又放在脱贫致富上。他先后带头搞起养殖业、种植业,带领群众“坡改梯”,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良田。
黄大发荣获时代楷模、“贵州榜样·最美人物”、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展开全文
标签: 当代 遵义 播州区
输入文字:
上一组:雍文涛 [公元1912年-1997年]
下一组:龚贤永 [公元1942年-2016年]
相关信息
吴作棻 [公元1884年-1924年]

吴作棻,讳文芳,字南屏,遵义县团溪镇人。1884年生。毕业于贵州师范学校和法官养成所。历任遵义劝学、两等小学校长,暨贵阳商业养成所、时敏、乐群、广益等校教员,《贵州公报》、《锋报》总。省议会议员。洪江军事会议代表,关岭县知事。,吴作棻,团溪镇,吴作棻简介,播州区人物

华联辉 [公元1833年-1885年]

华联辉(1833-1885),字柽坞,贵州遵义县团溪人,清光绪元年(1875)举人。丁宝桢任四川总督改革盐政时,华被聘盐法道总文案。华还在仁怀茅台开设“永隆裕”盐号,在贵阳开设“永发祥”盐号,为贵州首屈一指的盐商。迁居贵阳后,,华联辉,团溪镇,华联辉简介,播州区人物

谢丰

谢丰,1910年生于遵义县团溪镇,在贵阳读书时接受进步思想,1931年离开遵义,经南京去北平。1932年在北平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北平左翼戏剧家联盟书记、中共北平西城区委宣传部长,被,谢丰,团溪镇,谢丰简介,播州区人物

龚贤永 [公元1942年-2016年]

龚贤永同志生平(1942-201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书记龚贤永同志,因病于2016年3月8日在贵阳逝世,享年74岁。龚贤永,汉族,1942年2月出生,龚贤永,龚贤永,龚贤永简介,播州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