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四川名人

彭遵泗 [公元1702年-1758年,清代诗人、学者]

时间:2021-09-29 分类: 四川 查看: 409

彭遵泗,1702—1758年,字磐泉,号丹溪生,丹棱县高桥翠笼山人。清代诗人、学者,与兄端淑、肇洙齐名,并称“丹棱三彭”。
彭遵泗自幼颖异,孩提时即表现出极高的文学天赋。7岁时,偶濯手水边,随口吟出“素手濯长渠,扬波混太虚。还将指上沥,惊散水中鱼”。语压同辈,大有力追匠手之势。后在外祖父夹江名儒王庭诏的教诲下,博览古今,涉猎甚广。12岁时,与众学童聚玩,有人指扇为题作诗,立就《咏扇上美人吹箫桥边》一首,其结句为:“仙音不肯随风响,恐引刘郎渡石桥”,想象奇绝,语惊四座,人皆异之。
乾隆二年(1737年),彭遵泗举进士,入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就庶吉馆深造。次年调兵部主事。乾隆七年(1754)擢兵部员外郎。乾隆十五年(1750)外放,任甘肃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同知,乾隆十七年(1752)转调湖北,署黄州府(治所在进湖北黄冈)同知,乾隆十九年(1754)再改江防同知。为官颇有政绩。乾隆二十一年(1756),以卓异之才不为世用,自请御职归里。
彭遵泗学问广博淹雅,长于古文,亦工诗。其诗超脱峻拔。生平好著述,但不善整理自己的作品,往往随写随扔,或随手存入书箱中,“冀晚年归里,始考订行世”,不期英年早逝,以至后人在整理时“零章杂沓,墨迹蒙难卒读”(彭肇洙《丹溪遗编序》)。在众多作品中,仅遗有三部价值极高的作品行世。
双桥镇双桥镇地处丹棱县城西17公里,是清代“四川三才子”之一彭端淑的故乡,为学精神的发源地。全镇幅员面积89.57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02个村民小组,8968户,3.2万人。全年共计出生421人,死亡266人,符合政策生育率84.5%,自然增长率4.45‰。 【农业发展】大力实施以水果、蚕桑、竹木原料林、茶叶为主的“一镇四品”工程,整合全镇专合组织资……
展开全文
标签: 宋代 眉山市 丹棱县
输入文字:
上一组:彭端徵 [公元1715年-1759年]
下一组:蚕丛氏 [公元前800年-前730年]
相关信息
谭东 [公元1963年-2009年,全国学习的优秀公安民警]

谭东,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63年4月14日,四川遂宁市人,1986年7月入党,大专文化,三级警督。1999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生前为大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预防处理中队西岭执勤组组长,三级警督。2008年12月29日,,谭东,全国学习的优秀公安民警,白马镇黄桶坡村,谭东简介,安居区人物

杜顺德 [公元1900年-1985年]

杜顺德,号滇光,英文名DuSwunDeho1900年9月4日生于四川遂宁一个贫苦农民家中。他从小学到中学每学期都考第一名,年年获奖学金。1919年自成都华西协合中学毕业。1920年考入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6年学完7年课程,于1,杜顺德,杜顺德,杜顺德简介,安居区人物

黄绍辉 [公元1912年-1949年,革命烈士]

黄绍辉又名黄德润,1912年出生在四川盐亭县玉龙乡一普通农家。从小热爱劳动,八岁便放牛、煮饭、喂猪。读中学时,便代管学校图书室,以劳务补贴支付自己的生活、学习等费用。1930年在遂宁县精益中学毕业,两年后又,黄绍辉,革命烈士,,黄绍辉简介,盐亭县人物

侯伯英 [公元1907年-1935年,革命烈士]

侯伯英(1907年1月17日—1935年1月20日),革命烈士,四川省盐亭县人。原名侯登仁,化名侯玉州、朱建文。1907年1月出生于富驿王家坝,从小天资聪慧,1925年考入三台联立中学,1927年考入驻三台国民革命军作宣传员,,侯伯英,革命烈士,,侯伯英简介,盐亭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