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江西名人

侯叔献 [公元1023年-1076年]

时间:2021-09-27 分类: 江西 查看: 272

侯叔献(1023~1076)
字景仁,宋新丰侯坊人。水利专家。
侯叔献从小胸怀大志,刻苦读书,庆历六年(1046)中进士。始任雍丘县尉,改桐庐县令。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奸吏、豪强敛缩。后调制置三司条例司任秘书丞,参与议法。熙宁元年(1068),神宗即位,志在富国,决定以农为本,制订出“农田利害条约”。侯叔献进言:汴河两岸原有沃土千里,因每年大汛期间汴河暴涨,冲击河堤,使官、私之地二万多顷变成盐碱地,而今用来牧马,也不过万顷,其余都白白荒芜不用。只要依汴河两岸地势开渠筑陂坝,增设溢洪道,将黄河上游的樊山水引入汴河,冲刷盐碱地,使其变为良田。神宗令为开封府界常平,执行此事。后因都水监对此持异议,改调淮南提举、两浙常平使。
熙宁三年(1070),正值王安石推行新法之时,侯叔献擢升都水监,提举沿汴淤田。他长年奔走各地,察看山川地势,吸收群众治水经验,辟大湖、立新堤、开支流,引樊水和汴水淤田治理盐碱地,经过数年努力,将汴河两岸荒芜之地变成40万顷良田。六年,迁河北水陆转运判官兼都水监。他主持引京、索二水,开挖河道,设置河闸,调节用水,既利灌溉,又利水运。后又亲自督率民工疏浚了白沟、刀马、自盟三条河流,修复废塞的朝宗闸,开河1000余公里,大面积改善了当地农田灌溉条件。八年,主持引汴入蔡工程,使航运畅通。
侯叔献一生心血都倾注于水利事业。其治水主张,竟遭到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保守派的诋毁,说他治水破坏风水龙脉,会招来天神降灾。他不为所动,坚持治水,以水利司钱召募民工修筑圩堤;鼓励农民开垦淤田,减免农税,使垦荒者获益很大。利用水道,沟通内外河道运输,以至后来高丽国入贡也经由水道。宋神宗嘉奖他:“古人所谓勤于邦,尽力乎沟洫,于卿无愧。”
他长年奔波于水利事业,终因积劳成疾,于熙宁九年(1076)卒于扬州光山寺治水任上。宋神宗停止视朝一日,以示哀思。王安石特作《叔献公挽诗》一首:“江河复靓舜重瞳,荒度平成继禹功。爱国忘家钦圣命,劳身焦思代天工。光山寺远星辰暗,薤露歌残血泪红。臣子如公直不愧,两全忠孝古人风。”以示悼念。
展开全文
标签: 宋代 抚州市 宜黄
输入文字:
上一组:应垕 [公元986年-1057年]
下一组:乐史 [公元930年-1007年]
相关信息
汪革 [公元1071年-1117年,北宋诗人]

汪革(1071-1117)字信民,号青溪,江西临川腾桥人,祖籍歙(今安徽歙县)。北宋诗人。哲宗绍圣四年(1097)进士。“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之一。汪革与饶节、谢逸、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少年时,汪革,北宋诗人,,汪革简介,临川区人物

李井泉 [公元1909年-1989年,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李井泉(1909年(己酉年)11月1日—1989年(己巳年)4月24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曾任中共川西区党委第一书记、川西行政公署主任兼军,李井泉,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李井泉简介,临川区人物

郑铁根 [公元1935年-1990年]

郑铁根(1935~1990),临川湖南乡人。从小父母双亡,小学毕业后当过学徒店员。1952年7月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4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8月从中国人民大学财贸系毕业回赣,,郑铁根,湖南乡,郑铁根简介,临川区人物

李世璋 [公元1900年-1983年]

李世璋,男,汉族,1900年生,江西临川人。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14年考进江西省立二中。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1919年5月,李世璋,黄埔军校,,李世璋简介,临川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