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山东名人

庞籍 [公元988年-1063年,北宋著名将领]

时间:2021-09-20 分类: 山东 查看: 432

庞籍(988—1063年),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人。北宋著名将领。大中祥符进士。在司法、治吏、统军三方面都卓有功绩,以严正深峭、果决骁勇赢得一时威名。
北宋初年,战乱不息,国家百废待举,为有识之士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庞籍初入仕,任黄州司理参军,公务干练,被认为有“宰相器”。后调任开封府兵曹参军,知府又推荐他为法曹。继而迁大理寺丞、任襄邑知县。这是他司法、军事的最初生涯。这段时间里,庞籍遍览律法、兵法,造诣渐深。不久,他担任了《天圣编敕》的刑部详复官,并升群牧判官,对当时法制不严、致使枢密院掌机命出尔反尔,公主的儿子王世融殴打府吏、作坊物料库主官监守自盗、胥吏相率擅离职守等等违法乱纪行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力主加强法纪,整顿吏治和武备。
此后他曾一度出任殿中侍御史。下阁门,烧过垂廉仪制的文书,并向皇帝提出了用人要“辨邪正、防朋党”,要广开言路等多种建议。被认为是敢于秉公直言、对皇帝负责的御史,不久,调任开封府判官。那时,宫中有名尚美人,曾派内侍称教旨到府衙,要免工人市租。庞籍对此十分不满,认为事情本身对错姑且不论,这种目无法纪、政纪的僭权行为首先就该惩处。他说:“从0开基到现在,还没有美人称教旨下州府的,应当杖责内侍,以示儆戒。”并下令:“从今往后,对宫中的传命必须审慎处置。”由于他重视法纪,开封府上下秩序井然。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适逢西夏攻宋,边境军需匮乏,而宫廷内侈华腐败。庞籍大胆进言皇帝,要求裁减宫中车马费用和日常杂用,抑损为世人所指目的内官、医官、乐官等“三官”的丰赐厚赏,用以奖励边关将士,抵御外患。后来他任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并兼鄜延都总官、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等,成为实际统兵的边帅。此时,西夏已陷金明、承平、塞门、安远、栲栳寨等地,边民深受焚掠。庞籍率兵10万进驻,整顿秩序,鼓励安居乐业。10万兵马未设营寨,全部驻扎城中,因法纪严明,没有任何违犯军纪的现象。随后,庞籍派大将狄青率领万余人,占据西夏军队出入要道桥子谷,又派周美率部袭取承平寨、王信取龙安寨;很快尽复失地,筑11座城,使边境渐趋安定。西夏军首领元昊也在其强大攻势下,接受了宋朝皇帝的条件,被招降。庞籍因功劳甚大,被召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其间力主并省官属,裁减冗员,紧缩财政支出等等。由于政绩斐然,升为相,并任昭文馆大学士。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侬智高率兵反叛,宋朝廷数次派兵进剿,均未奏效。庞籍任狄青为宣抚使,率军征讨。谏官韩绛上 书宋仁宗赵祯,说武官不宜专任,赵祯于是征询庞籍的意见。庞籍道:“狄青是行伍出身,指挥果断,如果再派文臣辅佐他,使他遇事不能速断速决,反而不如不派。”赵祯认为有理,便诏命岭南诸军,一切听从狄青调遣。不久,狄青所部大败侬智高的捷报频传,赵祯大喜,褒奖庞籍说:“狄青破敌,是你起了重要作用啊!”
庞籍晚年仕途坎坷,曾被罢相,先后出任郓州、青州知州,最后以太子太保离任,封为颍国公。卒赠司空,加侍中,谥庄敏。
展开全文
标签: 宋代 菏泽 成武县
输入文字:
上一组:郝心诚 [公元1924年-2014年]
下一组:周自齐 [公元1873年-1923年,清华大学创始人之一,清华学堂首任监督]
相关信息
孙承惠 [公元1907年-1947年]

孙承惠(1907—1947)字恩亭。峄县第六区(今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郝家楼人。1936年曾参加乡农学校军事训练半年,后任本乡队长。1938年冬参加峄南县委领导的抗日武装。 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孙承惠,孙承惠,孙承惠简介,台儿庄区人物

王继美 [公元1919年-1946年]

王继美(1919—1946)又名王瑞庭。枣庄市郭里集乡前小湾村人。汉奸。1939年参加中共在临、郯、费、峄四县边区举办的干部训练班受训,结业后派往党领导的朱玉相部任排长。 1939年底部队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王继美,王继美,王继美简介,台儿庄区人物

龙希贞 [公元1903年-1945年]

龙希贞(1903—1945),字元一,台儿庄区马兰屯乡龙口村人,出生于财势颇显的地主家庭。幼读家塾,10年不求进取,19岁弃读后,在家游手好闲,交结地痞流氓恶棍,与护院保镖一起玩刀弄 、耍拳舞棒,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他掷, 成癖,龙希贞,龙希贞,龙希贞简介,台儿庄区人物

孙伯英 [公元1897年-1940年]

孙伯英(1897—1940),原名孙景萃,台儿庄区马兰屯乡道庄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在马兰屯、峄县城读书,聪明好学,追求真理。“五四”运动暴发,他深受影响,满怀爱国热情于1920年考入山东省东昌府(今聊城)陆军学校。毕业后在山,孙伯英,孙伯英,孙伯英简介,台儿庄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