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安徽名人

费聚 [?-1390年,明朝开国功臣,明初淮西二十四将]

时间:2021-09-25 分类: 安徽 查看: 344

费聚(?-1390年),字子英,五河(今安徽五河)人,明朝开国将领,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费聚早年便跟随朱元璋,历任承信校尉、永兴翼副元帅、永兴卫指挥使、西安卫指挥使、都督府佥事等职,先后随明军平定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等割据势力,于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平凉侯。后又随军平定云南,讨平蛮族叛乱,镇守贵州、云南等地。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费聚因胡惟庸案被杀,爵位废除。
早年经历
费聚年轻时精通武艺,后在濠州(今安徽凤阳)参加红巾军。他相貌伟岸,受到朱元璋的器重,遂与其结交。
至正十三年(1353年),费聚随朱元璋前往定远张家堡,招降堡中民兵。朱元璋给民兵三天时间进行休整,并将费聚留在堡中等候,自己先行返回濠州。但费聚却发现民兵首领有意反悔,便赶回濠州,报告给朱元璋。朱元璋与费聚带着三百士卒,再次前往张家堡,用计抓住民兵首领,成功收编三千余人。后来,费聚又招降豁鼻山秦把头八百余人,并随军夺取灵璧、泗州、滁州、和州等地,被授为承信校尉。
随军征战
至正十七年(1357年),耿炳文攻克长兴(在今浙江)。朱元璋遂设立永兴翼元帅府,以耿炳文为都元帅,并任命费聚为副元帅。不久,张士诚进犯长兴,结果被费聚击败。朱元璋将费聚召回,让他统领宿卫。此后,费聚多次随朱元璋征战,参与了援救安丰、两定江西、攻克武昌的战役。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撤销永兴翼元帅府,改设永兴卫指挥使司。费聚被任命为永兴卫指挥同知,仍旧担任耿炳文的副将。张士诚当时已建立吴国(东吴),再次派遣军队进犯长兴。费聚擒获吴军元帅宋兴祖,大败吴军。吴军锐气大挫,从此不敢窥视长兴。 后来,费聚又随征淮安、湖州。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费聚参与平江之战,随徐达攻破平江(今江苏苏州),灭亡吴国,因功进拜永兴卫指挥使。 同年末,费聚率水军从海路出击,配合汤和征讨方国珍,平定浙东地区,随即又从海路进取福州,征讨福建军阀陈友定。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是为明太祖。费聚攻破延平(今福建南平),而后回军昌国(今浙江定海),并在兰秀山(在今浙江岱山)剿平叶、陈二姓海寇。次年(1369年),费聚随徐达攻取西安,改任西安卫指挥使,后进拜都督府佥事,镇守平凉。
封侯镇边
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大封功臣。费聚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封平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子孙世袭,并获赐铁券。[8-9] 他在明太祖钦定的三十四位功臣中排名第十八。
洪武十年(1377年),费聚又总理陈州军务。不久,明太祖派遣十八位公侯分祀岳镇海渎,其中费聚祭祀中镇霍山。
洪武十四年(1381年),费聚随傅友德征讨云南残元势力,在白石江战役中擒获元朝平章达里麻。
洪武十五年(1382年),费聚随沐英攻取大理,不久又被任命为副总兵,与吴复分兵攻打关索岭、阿咱寨,平定云南地区的蛮族叛乱。后来,明太祖设置贵州都指挥使司,命费聚署理都司事务。
洪武十八年(1385年),费聚担任总兵官,率领指挥丁忠征讨广南。他生擒火立达,俘获士卒万余人,而后还镇云南。
坐党诛死
此前,费聚曾奉旨安抚苏州军民,但却沉溺酒色,无所作为,后到西北招降蒙古残部,又无功而返,多次受到明太祖的斥责。吉安侯陆仲亨也因擅乘驿车,受到太祖训斥。丞相胡惟庸暗中对二人威逼利诱。费聚二人见胡惟庸正专权用事,便与他秘密往来,成为胡党的重要成员。胡惟庸让二人在外召集兵马,但尚未来得及谋反,便因擅权植党被明太祖诛杀。胡惟庸死时,逆谋尚未全部暴露,费聚等人也未受到牵连。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费聚被召回京师。 不久,胡惟庸“谋反”、“通倭”、“通虏”等罪状逐渐暴露,明太祖开始大肆清算胡惟庸逆党。陆仲亨的家奴封贴木向朝廷自首揭发,称陆仲亨、费聚、延安侯唐胜宗、南雄侯赵庸曾与胡惟庸共谋不轨。[17-18] 明太祖将费聚四人赐死,并废除其世袭爵位。
主要成就
费聚是明初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帮助朱元璋成功收编张家堡民兵,使得朱元璋的势力得以扩充。他参加了朱元璋早期立足江南的战争,后又先后随大军平定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等割据势力,为明王朝的建立、统一作出了贡献。明朝建立后,费聚随傅友德平定云南、大理,讨平当地蛮族叛乱,又统兵平定广南,并镇守云南、贵州等地,为明朝边疆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展开全文
标签: 明朝 蚌埠 五河县
输入文字:
上一组:孙启宏
下一组:耿再成 [?-1362年,明朝开国功臣,明初淮西二十四将]
相关信息
梅达君

梅达君(1908~)宣城(今宣州市)人。民国19 年(1930 年)东吴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曾任苏州女子职业中学教员、上海慈愿难民收容所主任、上海工商职员贷金处主任、东方联合营业公司副经理。民国34 年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梅达君,梅达君,梅达君简介,宣州人物

汪景南

汪景南(1916~)宣城县(今宣州市)人。幼年在安徽省立宣城师范实验小学、省立宣城四中、省立宣城师范读书,受到进步思潮影响。抗日战争爆发,于民国27年(1938 年)去武汉,经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介绍,参加了新四军,同年7 月加入,汪景南,汪景南,汪景南简介,宣州人物

周龙风 [公元1907年-1939年]

周龙风(1907-1939)烈山区马桥区周圩孜人。1926年秋,周龙凤在古饶接触共产党员王香圃,受到马列主义教育。同年底,由王香圃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5月,任古饶区农民协会委员,他领导农民对地主开展借粮斗争。19,周龙风,周龙风,周龙风简介,烈山区人物

周茂藩 [公元1915年-1959年,淮海战役一等功臣]

周茂藩(1915-1959)烈山区马桥闸河乡前周圩孜人。淮海战役一等功臣。父亲周汝治,192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周茂藩930年省立第四职业学校毕后投笔从戎,进汾阳军官学校。被冯玉祥看中,任随从参谋,负责机要工作。同年,加入共,周茂藩,淮海战役一等功臣,,周茂藩简介,烈山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