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安徽名人

陈嘉谟 [公元1486年-1570年,明朝医学家]

时间:2021-09-25 分类: 安徽 查看: 384

陈嘉谟(1486-1570),字廷采,号月朋,西乡石墅(今安徽祁门小路口镇二都)人。年少时因体弱多病,遂钻研医药知识,其天性聪颖,博学多才,在诗词赋和书法算方面均有建树,尤以医药造谐较深。
陈嘉谟精研医学,尤精本草,著有《医学指南》和《本草蒙筌》2书。后者是陈嘉谟的重要著作,书名“蒙筌”,乃旨为童蒙而作。此书本是陈嘉谟用来教授弟子的本草讲稿,共12卷,收载药物742味,系统记述各类药材的产地、采集、贮藏、真伪鉴别、加工炮制、配伍禁忌、七方十剂和服用方法等。并按草(上、中、下)、谷、菜、果、石、兽、禽、虫、鱼、人十部分类,其中447种药材有附图,具有消食功能的鸡内金、行气止痛的青木香、止血散热的血余炭等,均首见于此书。该书内容不少是采用韵语对仗写成,便于记诵。
《本草蒙筌》对后代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陈嘉谟对加入辅料炮制药物所起的作用作了明确的论述,除了介绍古代及当代经验外,还常提出自己的独创见解。一些宝贵经验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缪希雍的《炮炙0》中均被全文辑入。中药炮制是否得法,直接影响中药的临床疗效,陈嘉谟第一次在理论上提出了炮制原则:“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火候是中药炮制领域中核心的基础理论之一,他总结前人用火经验,吸取当地烹调用火方式,首倡“紧火”的运用,紧火者,即持续猛烈之明火。
明代以前对中药炮炙方法分类的资料比较缺乏。为了便于掌握运用各种炮制方法,陈嘉谟把炮制方法作了概括性的归纳,提出了三类方法:“火制四:有煅、有炮、有炙、有炒之不同;水制三:或渍、或泡、或洗之弗等;水火共制造者,若蒸、若煮,而有二焉,余外制虽多端,总不离此二者。”这就是中药炮制方法分类的开始。
《本草蒙筌》对后代中医中药事业有很大影响,李时珍评价此书“名曰蒙筌,诚称其实”,陈嘉谟也因此书被称之为古代著名药物学家。
展开全文
标签: 明朝 黄山市 祁门
输入文字:
上一组:徐春甫 [公元1520年-1596年]
下一组:汪机 [公元1463年-1539年]
相关信息
梅达君

梅达君(1908~)宣城(今宣州市)人。民国19 年(1930 年)东吴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曾任苏州女子职业中学教员、上海慈愿难民收容所主任、上海工商职员贷金处主任、东方联合营业公司副经理。民国34 年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梅达君,梅达君,梅达君简介,宣州人物

汪景南

汪景南(1916~)宣城县(今宣州市)人。幼年在安徽省立宣城师范实验小学、省立宣城四中、省立宣城师范读书,受到进步思潮影响。抗日战争爆发,于民国27年(1938 年)去武汉,经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介绍,参加了新四军,同年7 月加入,汪景南,汪景南,汪景南简介,宣州人物

周龙风 [公元1907年-1939年]

周龙风(1907-1939)烈山区马桥区周圩孜人。1926年秋,周龙凤在古饶接触共产党员王香圃,受到马列主义教育。同年底,由王香圃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5月,任古饶区农民协会委员,他领导农民对地主开展借粮斗争。19,周龙风,周龙风,周龙风简介,烈山区人物

周茂藩 [公元1915年-1959年,淮海战役一等功臣]

周茂藩(1915-1959)烈山区马桥闸河乡前周圩孜人。淮海战役一等功臣。父亲周汝治,192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周茂藩930年省立第四职业学校毕后投笔从戎,进汾阳军官学校。被冯玉祥看中,任随从参谋,负责机要工作。同年,加入共,周茂藩,淮海战役一等功臣,,周茂藩简介,烈山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