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河北名人

触龙

时间:2021-09-24 分类: 河北 查看: 352

触龙,旧作触詟。战国时赵国大臣。官左师。赵孝成王新立,太后掌权,秦急攻赵。赵求救于齐。齐欲以太后所爱少子长安君为质,太后不肯,他进谏说“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太后为其所动。即谴长安君到齐为质。今本《战国策》误将“龙”“言”合为一字,称为“触詟”。
史料记载
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说:“必须用长安君作为人质,才出兵。”赵太后不同意,大臣极力劝谏。太后明确告诉左右:“有再说让长安君做人质的,我老婆子一定朝他的脸吐唾沫。”
左师触龙说希望谒见太后。太后怒容满面地等待他。触龙进来后慢步走向太后,到了跟前请罪说:“老臣脚有病,已经丧失了快跑的能力,好久没能来谒见了,私下里原谅自己,可是怕太后玉体偶有欠安,所以很想来看看太后。”太后说:“我老婆子行动全靠手推车。”触龙说:“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就靠喝点粥罢了。”触龙说:“老臣现在胃口很不好,就自己坚持着步行,每天走三四里,稍为增进一点食欲,对身体也能有所调剂。”太后说:“我老婆子可做不到。”太后的脸色稍微和缓些了。
左师公说:“老臣的劣子舒祺,年纪最小,不成才。臣子老了,偏偏爱怜他。希望能派他到侍卫队里凑个数,来保卫王宫。所以冒着死罪来禀告您。”太后说:“一定同意您的。年纪多大了?”回答说:“十五岁了。虽然还小,希望在老臣没死的时候先拜托给太后。”太后说:“做父亲的也爱怜他的小儿子吗?”回答说:“比做母亲的更爱。”太后笑道:“妇道人家特别喜爱小儿子。”回答说:“老臣个人的看法,老太后爱女儿燕后,要胜过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比不上对长安君爱得深。”左师公说:“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考虑得深远一点。老太后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抱着她的脚为她哭泣,是想到可怜她要远去,也是够伤心的了。送走以后,并不是不想念她,每逢祭祀一定为她祈祷,祈祷说:‘一定别让她回来啊!’难道不是从长远考虑,希望她有了子孙可以代代相继在燕国为王吗?”太后说:“是这样。”左师公说:“从现在往上数三世,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凡被封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能继承爵位的吗?”太后说:“没有。”左师公说:“不只是赵国,其他诸侯国的子孙有吗?”太后说:“我老婆子没听说过。”左师公说:“这是他们近的灾祸及于自身,远的及于他们的子孙。难道是君王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地位高人一等却没什么功绩,俸禄特别优厚却未尝有所操劳,而金玉珠宝却拥有很多。现在老太后给长安君以高位,把富裕肥沃的地方封给他,又赐予他大量珍宝,却不曾想到目前使他对国家做出功绩。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老臣认为老太后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了,所以我以为你爱他不如爱燕后。”太后说:“行啊。任凭你派遣他到什么地方去。”于是为长安君套马备车一百乘,到齐国去作人质,齐国就出兵了。
子义听到这件事说:“君王的儿子,有着骨肉之亲,尚且不能依靠没功勋的高位,没劳绩的俸禄,而占有着金玉珍宝等贵重的东西,更何况作臣子的呢?”
触龙在太后盛怒、坚决拒谏的情况下,先避开矛盾,然后委婉地指出太后对幼子的爱,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爱。由于说理透彻,使赵太后改变了原来的固执态度。触龙对“王孙”“公子”们“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必将导致“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的警辟之见,至今仍有鉴戒作用。
展开全文
标签: 春秋战国 邯郸市 复兴区
输入文字:
上一组:长安君
下一组:韩陵甫 [公元1912年-1974年]
相关信息
李云龙

燕子李三(李云龙),1837年生,河北沧州献县人。清朝末年中国正处乱世,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但这也为江湖好汉和武林高人纵横天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民间也流传着许多有关侠义英雄的传说。而盗侠“燕子李三”,无疑是其中颇有名气的传奇,李云龙,李云龙,李云龙简介,献县人物

李济臣

李济臣,1882年出生,直隶献县人。字倬章。中华民国军事将领。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后任察哈尔陆军学堂堂长、陆军部随员、湖北第1师参谋、四川陆军参谋、长江上游警务军参谋等职务。1914年,李济臣任湘南镇守使兼,李济臣,李济臣,李济臣简介,献县人物

刘询

刘询,直隶河间(今属河北省献县)人,字润田。北洋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历任北洋兵备处帮办、浙江陆军第21镇42协统领、直隶第1混成旅旅长等职。1913年夏,刘询随冯国璋南下镇压“,刘询,刘询,刘询简介,献县人物

纪容舒 [公元1685年-1764年]

纪容舒(1685—1764),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纪晓岚父亲。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恩科举人,崔尔庄人,历任四川,山东二司员外郎,刑部江苏郎中,云南姚安军民府知府,加三级授奉直大夫,晋封中宪大夫,累赠光禄大夫。也是一,纪容舒,纪容舒,纪容舒简介,献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