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河北名人

杨衒之 [?-550年]

时间:2021-09-24 分类: 河北 查看: 299

杨衒之(?~约550或559)杨或作羊。南北朝时期北平(今满城)人。曾在北魏做过奉朝请、期城(治今河南泌阳西北)太守,抚军府司马、秘书监等官职。北魏时,都城洛阳佛寺林立。北魏末年的永熙之乱(532~534),洛阳寺院毁于兵火,满目凄凉。
东魏武定五年(547),杨衒之行役重过洛阳,感怀兴废,抚今思昔,不胜伤感。洛阳寺院的衰败集中反映了北魏的衰败,他怕后世人不知道这些史实,于是作《洛阳伽蓝记》。想通过佛寺的兴废来寄托对元魏王朝覆灭的哀悼,同时也表达了对王公贵族耗费民脂民膏,“侵渔百姓”行为的谴责。伽蓝,语出梵文,意为佛寺。《洛阳伽蓝记》分为5卷,卷一城内,卷二城东,卷三城南,卷四城西,卷五城北。每卷以著名佛寺为纲目,兼及附近官府、宫殿、邸第、园林、塔像、桥柱等等。当时洛阳佛寺多达1000多所,不可遍写。全书共写了44个大寺,旁及附出小寺47个。叙事要言不烦,文笔简明清丽。每记一寺,一般先写建立年代,建立人,所在位置(在某门某方位),四邻,佛刹规模造型等;再由伽蓝旁及附近的官署、巷里、名胜乃至有关历史、地理、经济、文化、习俗等,几乎囊括了社会的各个方面。作者行文,结构严密,犹如一位资深的向导带领游客观赏名胜古迹。
《洛阳伽蓝记》记述洛阳佛寺建筑园林,对洛阳城的建制,以及历史古迹多所描述,每记一寺都有它的历史和故事。对于兴废变迁,距离方位,四傍依附,极为准确,层次分明,井然有序。语言以散体为主,但骈偶倾向较《水经注》更为明显。在介绍佛寺建筑的同时,往往追述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对北魏统治阶级内部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和荒淫的生活,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评。《洛阳伽蓝记》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历史著作。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北魏后期洛阳城市建筑、佛教寺院、政治历史、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洛阳伽蓝记》也被收入佛经。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展开全文
标签: 南北朝 保定市 满城区城区
输入文字:
上一组:西方邺
下一组:梁耀章 [公元1891年-1938年]
相关信息
李云龙

燕子李三(李云龙),1837年生,河北沧州献县人。清朝末年中国正处乱世,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但这也为江湖好汉和武林高人纵横天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民间也流传着许多有关侠义英雄的传说。而盗侠“燕子李三”,无疑是其中颇有名气的传奇,李云龙,李云龙,李云龙简介,献县人物

李济臣

李济臣,1882年出生,直隶献县人。字倬章。中华民国军事将领。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后任察哈尔陆军学堂堂长、陆军部随员、湖北第1师参谋、四川陆军参谋、长江上游警务军参谋等职务。1914年,李济臣任湘南镇守使兼,李济臣,李济臣,李济臣简介,献县人物

刘询

刘询,直隶河间(今属河北省献县)人,字润田。北洋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历任北洋兵备处帮办、浙江陆军第21镇42协统领、直隶第1混成旅旅长等职。1913年夏,刘询随冯国璋南下镇压“,刘询,刘询,刘询简介,献县人物

纪容舒 [公元1685年-1764年]

纪容舒(1685—1764),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纪晓岚父亲。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恩科举人,崔尔庄人,历任四川,山东二司员外郎,刑部江苏郎中,云南姚安军民府知府,加三级授奉直大夫,晋封中宪大夫,累赠光禄大夫。也是一,纪容舒,纪容舒,纪容舒简介,献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