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河北名人

郑毓琳 [公元1896年-1967年]

时间:2021-09-24 分类: 河北 查看: 403

郑毓琳(1896~1967)字玉林,号怀璧。安国北娄村人。郑毓琳生于中医世家。清宣统二年(1910),继承家学,从父辈学医。1912年拜医师曹顺德为师。1916年又从霍洛顺(博野县南白沙村人)专习针灸。学成后先后在安国、博野、安平、保定、北京等地行医。郑毓琳治愈前清翰林学士蒋式芬之女痼疾,蒋以唐寅“竹林七贤图”真迹相赠,并赋诗“慈善高师法巨天,神术秘诀中指点,精微奥妙常来转,针灸取病似仙丹”书赠。郑毓琳为人治病,从不论贫富,不争报酬,颇受世人称道。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热情支持抗战,先后为吕正操部捐银元1000元,战马10匹。
1949年,郑毓琳赴北京,在长子郑魁山开办的诊所从医,同时加入北京中药学会和中华医学会。1954年3月被华北卫生局、华北中医试验所评为三级针灸专家,受聘于政务院医务室工作。因其医术精湛,常为中央-针灸治病,政务院秘书长齐燕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著名画家何香凝曾分别赠送他“技术独特,妙手回春”、“梅花傲雪”书、画。曾治愈印度共产党总书记姜博文(译音)的类风湿关节炎,颇受外国友人赞誉。他熟读各家针灸专著,遵古而不泥古,在长期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中创出“针刺热凉补泻”、“导痰法”等针灸术和“二龙戏珠”、“喜鹊登梅”、“老驴拉磨”、“金钩钓鱼”、“金鸡啄米”、“白蛇吐信”、“怪蟒翻身”、“鼠爪刺”等针刺八法,在国内外影响很大。
1954年,郑毓琳调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任第三研究室主任。他用烧山火、透天凉独特手法治疗半身不遂、痹症、胃病、眼病,取得良好效果。郑毓琳对技术从不保守,门人颇多,有不少弟子成为国内著名教授、专家。先后出版和发表《郑毓琳医案》、《临症经验》等论文、专著10余篇(部)。其中《针刺治疗视网膜出血的初步观察》一文获1958年卫生部科研成果奖。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展开全文
标签: 当代 保定市 安国
输入文字:
上一组:赵锡武 [公元1902年-1980年]
下一组:李寿江 [公元1922年-1941年]
相关信息
李云龙

燕子李三(李云龙),1837年生,河北沧州献县人。清朝末年中国正处乱世,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但这也为江湖好汉和武林高人纵横天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民间也流传着许多有关侠义英雄的传说。而盗侠“燕子李三”,无疑是其中颇有名气的传奇,李云龙,李云龙,李云龙简介,献县人物

李济臣

李济臣,1882年出生,直隶献县人。字倬章。中华民国军事将领。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后任察哈尔陆军学堂堂长、陆军部随员、湖北第1师参谋、四川陆军参谋、长江上游警务军参谋等职务。1914年,李济臣任湘南镇守使兼,李济臣,李济臣,李济臣简介,献县人物

刘询

刘询,直隶河间(今属河北省献县)人,字润田。北洋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历任北洋兵备处帮办、浙江陆军第21镇42协统领、直隶第1混成旅旅长等职。1913年夏,刘询随冯国璋南下镇压“,刘询,刘询,刘询简介,献县人物

纪容舒 [公元1685年-1764年]

纪容舒(1685—1764),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纪晓岚父亲。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恩科举人,崔尔庄人,历任四川,山东二司员外郎,刑部江苏郎中,云南姚安军民府知府,加三级授奉直大夫,晋封中宪大夫,累赠光禄大夫。也是一,纪容舒,纪容舒,纪容舒简介,献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