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山东名人

吴天明 [北京电影学院]

时间:2021-09-20 分类: 山东 查看: 687

吴天明,1939年出生,祖籍今莱芜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鹏泉街道办事处黄泥沟村。1960年从影,任西安电影制片厂演员。1976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影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西望长安城,有个吴天明。”这句话,可以说是吴天明在那个时期炫目形象的写照。
1982年吴天明导演的影片《没有航标的河流》,该片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和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大奖。
1983年他又导演影片《人生》。因影片揭示了当代农村青年的追求与命运,在全国引起轰动,成为当年上座率最高的影片之一,获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以吴天明导演的《人生》肇始,一直被银幕所遗忘的“黄土地”成为“西部电影”的标志,吴天明说“《人生》像一个满身黄土的乡下汉子,风尘仆仆地走进了艺术殿堂”。“西部电影”的崛起也直接促使了西影厂的辉煌。
1983年10月至1989年3月,吴天明任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任职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大胆启用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家,为他们营造了一个比较宽松的创作环境,使后来被称为中国电影第五代代表人物的张艺谋、黄建新、何平、周晓文、顾长卫等一批优秀的青年艺术家脱颖而出。这批青年艺术家的作品,立意独特手法新颖,连连在海内外获奖,为中国电影赢得了荣誉。这不但使这批青年艺术家在影坛站稳了脚跟,也使名不见经传的西安电影制片厂成为国内外瞩目的中国新潮电影的摇篮。
1986年,导演电影《老井》。由于影片深刻的社会内涵和杰出的艺术成就,获1987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奖;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最佳女配角奖。同年获第二届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最佳男主角奖、国际影评家联盟特别肯定奖和东京都执事奖;1988年获意大利大沙尔索国际电影节大奖;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1987年,因吴天明对电影事业做出的贡献,美国TELLURIDE国际电影节与DARTMOUTH大学电影学院授予他荣誉奖章。
1989-1993年,应美国亚洲文化协会邀请,作为访问学者赴美考察,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担任客座教授。
1994年,吴天明回国,1995年导演电影《变脸》。该片荣获1996年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合拍片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合拍片、最佳导演、最佳儿童表演奖。另外应二十余个国际电影节邀请参展,先后获第九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奖;第十五届莫斯科国际青少年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奖和评委最佳影片奖;第二十九届印度国际电影节金孔雀大奖;-波兰普士南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儿童演员、最佳美术奖和儿童评判特别大奖等三十余项国际奖。
1996年,导演16集电视连续剧《黑脸》。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获中国电视飞天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1997年,导演电影《非常爱情》,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影片奖。
1998年,导演35集电视剧《黄河人》,1999年获北京市0优秀电视剧奖。
吴天明曾以现实主义力作崛起于中国影坛。他慧眼识才,鼎力提携了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黄建新、何平、周晓文、顾长卫等一批影坛新秀。
为表彰著名导演吴天明为中国影坛做出过的巨大贡献,2004年中国电影评委会授予吴天明导演终身成就奖。
20世纪90年代,吴天明曾回到莱芜寻根问祖,一时成为父老乡亲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人们为家乡拥有这样一位著名导演而自豪!

展开全文
标签: 当代 城区钢城区
输入文字:
上一组:张北华 [公元1911年-1975年]
下一组:李念林 [公元1916年-1989年]
相关信息
孙承惠 [公元1907年-1947年]

孙承惠(1907—1947)字恩亭。峄县第六区(今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郝家楼人。1936年曾参加乡农学校军事训练半年,后任本乡队长。1938年冬参加峄南县委领导的抗日武装。 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孙承惠,孙承惠,孙承惠简介,台儿庄区人物

王继美 [公元1919年-1946年]

王继美(1919—1946)又名王瑞庭。枣庄市郭里集乡前小湾村人。汉奸。1939年参加中共在临、郯、费、峄四县边区举办的干部训练班受训,结业后派往党领导的朱玉相部任排长。 1939年底部队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王继美,王继美,王继美简介,台儿庄区人物

龙希贞 [公元1903年-1945年]

龙希贞(1903—1945),字元一,台儿庄区马兰屯乡龙口村人,出生于财势颇显的地主家庭。幼读家塾,10年不求进取,19岁弃读后,在家游手好闲,交结地痞流氓恶棍,与护院保镖一起玩刀弄 、耍拳舞棒,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他掷, 成癖,龙希贞,龙希贞,龙希贞简介,台儿庄区人物

孙伯英 [公元1897年-1940年]

孙伯英(1897—1940),原名孙景萃,台儿庄区马兰屯乡道庄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在马兰屯、峄县城读书,聪明好学,追求真理。“五四”运动暴发,他深受影响,满怀爱国热情于1920年考入山东省东昌府(今聊城)陆军学校。毕业后在山,孙伯英,孙伯英,孙伯英简介,台儿庄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