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河南名人

卫飒 [公元前10年-60年]

时间:2021-09-22 分类: 河南 查看: 373

卫飒(约公元前10年一公元60年),字子产,河内修武(今河南省修武县)人。出生于西汉末年,少贫而好学,随师就读,常无粮举炊,乃作佣工自给。青年时即闻名予时,曾任过王莽新朝的历州郡宰。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入大司徒府任职。后授侍御史,并任过襄城县令,因"政有名迹",迁升桂阳郡(郡治在今湖南省彬县)太守。
东汉初,桂阳郡地处边陲,开化较晚,民"不知礼则"。卫飒莅任后,广建各级乡学,以振兴教育;设制婚姻之礼,以淳化风俗。数年之间,"邦俗从化",中原文明开始在祖国边远地区生根开花。
桂阳郡的含涯(故城在今广东省英德县西38公里)、浈阳(今广东省英德县东),曲江(今广东省曲江县西)三县,是西汉武帝时平定归辖于桂阳郡的。各少数民族,或居深山,或滨溪谷,归属汉室虽近二百载,却从不纳田赋。其中离郡治远的,竟达千里之遥。当时交通闭塞,官吏往来,动辄征发民夫,使驾舟迎送,名日:"传役"。每一官吏出动,就需数家服徭役,有些-污吏借机00。百姓对此深感痛恨。有的为逃苦役,不惜背乡离井,-他乡。卫飒察知民之疾苦,乃率各族民众,"凿山通道五百余里,列亭传,置邮驿",交通大为便利,商旅络绎不绝。乃蠲免苦徭重役,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从此奸吏无所施其伎俩,-他乡的民众也先后返回故里。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偏僻荒野逐渐繁荣,很短时间内就建成了一些大小城镇。在民众富裕之后,飒乃仿内地制,依律征赋。各族民众既乐于接受,又增加了国库收入。
来阳县蕴藏着丰富的铁矿石。外郡庶民,相邀聚集,"私为冶铸",胡开乱采,各地亡命之徒,也乘机混杂其间,以致藏奸滋盗,弊病丛生。卫飒察得实况,罢私铸,置铁官,采用中原先进的冶铸技术,进行冶炼。既杜绝了各种弊病,便利了民生民需,又增加了国库收入,仅冶铁一项每年就增加财政收入达五百余万。
卫飒年近花甲,出任太守,"居官如家",严于职守,不辞辛劳,体恤民情。各项施政措施,莫不从当时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既考虑照顾到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又因势利导,兴利除弊。为传播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边远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繁荣偏乡僻野的经济,促进各兄弟民族间的团结,增强国家的财政和防务实力,都作出了很大贡献。"视事十年",百业兴,民风淳,郡内大治,深受民众的爱戴与朝廷的器一重。
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卫飒受召还都,立即被引见、赐食于御座前。帝欲任命他为少府(九卿之一),遗憾的是卫飒突患重病,"不能拜起",乃求辞官。帝惜其才德,不许,抚劳有加,命仍以桂阳太守衔携印归家养疾,听候召唤。两年后,飒带病到京都洛阳,亲向光武帝面陈病情,再次恳求辞官,帝悯其病笃情切,准其请,收印绶,赐钱10万,使之荣归故乡。
卫飒通经史,善文章。据《隋书》载:汉桂阳太守卫飒撰《史要》十卷,其内容为摘辑"《史记》要言,以类相从"。《新唐书》载有卫飒所著《史记要传》十卷,与《史要》当为一书。至《宋史》即不复载录,其书当亡佚于宋代。
展开全文
标签: 汉代 焦作市 修武
输入文字:
上一组:侣杏花 [公元1949年-1966年]
下一组:薛澍 [公元1249年-1346年]
相关信息
张化一 [公元1912年-2006年,开国大校]

张化一,1912年6月出生,河南省郾城县人。原名张高甫。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1931年,张化一参加宁都起义后被编入红军。历任红军团卫生队队长、军团医院所,张化一,开国大校,,张化一简介,郾城区人物

梁冠英 [公元1895年-1968年,民国时期西北军将领]

梁冠英(1895—1968),河南郾城人,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毕业。1913年投入西北军冯玉祥部当兵,1925年任国民军第1军2师5旅旅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1方面军第3军1师师长,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10,梁冠英,民国时期西北军将领,,梁冠英简介,郾城区人物

李曾志 [公元1894年-1942年,抗日名将]

在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县城西十公里的化身台寺旁,有一座高大的墓冢,那里安葬着国军一位师长,他是真正的抗日英雄,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抗战时期国民军68军143师少将师长李曾志。著名的冯玉祥郾城招兵,成就了吉鸿昌、梁关英、田金凯等著名,李曾志,抗日名将,,李曾志简介,郾城区人物

李文

李文,1922年生,原名李炳华,河南省郾城县人。1937年冬参加中共郾城县委秘密组建的巡回话剧团,开展抗日救国活动。1938年10月入三原县安吴堡青年训练班学习。194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七月剧社,李文,李文,李文简介,郾城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