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河南名人

陈寔 [公元104年-187年,颍川四长]

时间:2021-09-22 分类: 河南 查看: 502

(104-187),字仲弓,颍川许(今河南许昌长葛市古桥乡陈故村)人。即陈太丘。少为县吏都亭刺佐,后为督邮,复为郡西门亭长,四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府,再辟大将军。司空黄琼辟选理剧,补闻喜长,宰闻喜半岁;复再迁除太丘长,故号:太丘。灵帝初,大将军窦武辟为掾属,后复坐党事免。陈寔因党锢之祸自请入囚,而免再抓别人。遇赦后,年已七+。三公每缺必召之,陈寔不受而退隐故里。平心率物,乡人有争讼,则求判正。众皆曰:“甘为刑罚所加,莫为陈君所短。”
寔,字仲弓,颍川许人。少为县吏都亭刺佐,后为督邮,复为郡西门亭长,转功曹。司空黄琼辟选理剧,补闻喜长,复再迁除太丘长。坐党事逮捕,遇赦。灵帝初,大将军窦武辟为掾属,后复坐党事免。累徵不起。中平四年卒,年八十四,私谥曰文范先生。 陈寔(104-187),字仲弓,颍川许(今河南许昌长葛市古桥乡陈故村)人。少为县吏都亭刺佐,后为督邮,复为郡西门亭长,四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府。再辟大将军。司空黄琼辟选理剧,补闻喜长,宰闻喜半岁;复再迁除太丘长,故号:太丘。灵帝初,大将军窦武辟为掾属,后复坐党事免。陈寔因党锢之祸自请入囚,而免再抓别人。遇赦后,年已七十。三公每缺必召之,陈寔不受而退隐故里。平心率物,乡人有争讼,则求判正。众皆曰:“甘为刑罚所加,莫为陈君所短。”寔少为县吏,勤奋好学,诵读不辍。县令邓邵见其聪敏过人,荐其到太学读书。学成归里,任颍川郡西门亭长。寔德行高尚,司空黄琼荐其任闻喜(今属山西省)长,到任月余,离职服丧.后任太丘(今河南永城西北三十里)长,故时人称其陈太丘.寔为官清正廉明,黎民安居乐业,邻县百姓多向其辖境迁徙.沛国(治所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北)加重赋税,陈寔抗之无力,从之不甘,愤然弃官归里。 东汉延熹九年“党锢之祸”株连甚众,陈寔未能幸免。受株连者有的逃避他乡,有的请求赦免,陈寔却说:“吾不就狱,从无所恃。”请求拘禁。并为他人承担责任,后遇赦出狱。 陈寔在其乡里颇有声望,对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德行受人尊重。遇有争讼,多求其判正。人们感叹地说:“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
梁上君子
有一天晚上,有一小偷溜到陈寔家里,躲藏在屋梁上面,想趁机偷窃。陈寔知道屋梁上面有人,并未喊人捉拿他,而是把子孙们叫到面前训示:“今后每个人都应该要努力上进,勿走上邪路,做“梁上君子”。作坏事的人并不是生来就坏,只是平常不学好,慢慢养成了坏习惯。本来也可以是正人君子的却变成了小人,不要学梁上君子的行为!”小偷感惭交并,下地叩头请罪。陈寔勉励他改恶向善,并赠丝绢布匹于屋梁上的盗贼,后人常以“陈寔遗盗”比喻义行善举,“梁上君子”也成了小偷的代名词、雅号。
先见之明
中常侍张让的父亲去世后,葬在颍川。虽然一个郡的人都来参加葬礼,但却没有一个名士愿意去吊唁,张让感觉很耻辱,只有陈寔参加了葬礼。第二次党锢之祸爆发后,张让感念陈寔的恩德,所以对他及一些名士多有保全。古桥镇 金桥办事处位于长葛市市区东部,107国道、京广铁路线纵贯南北,距京珠高速仅1公里。辖区四个行政村及三个城区居委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交通发达、投资环境优美已成为金桥人迅速发展的根本条件。 办事处-姜峰和办事处主任张连成携全体干部职工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参观指导、投资建厂。 我们将给您们制造一个安定、优美的投资环境。。……
展开全文
标签: 汉代 许昌市 长葛市
输入文字:
上一组:赵荫华 [公元1919年-2013年]
下一组:钟会 [公元225年-264年,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相关信息
张化一 [公元1912年-2006年,开国大校]

张化一,1912年6月出生,河南省郾城县人。原名张高甫。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1931年,张化一参加宁都起义后被编入红军。历任红军团卫生队队长、军团医院所,张化一,开国大校,,张化一简介,郾城区人物

梁冠英 [公元1895年-1968年,民国时期西北军将领]

梁冠英(1895—1968),河南郾城人,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毕业。1913年投入西北军冯玉祥部当兵,1925年任国民军第1军2师5旅旅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1方面军第3军1师师长,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10,梁冠英,民国时期西北军将领,,梁冠英简介,郾城区人物

李曾志 [公元1894年-1942年,抗日名将]

在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县城西十公里的化身台寺旁,有一座高大的墓冢,那里安葬着国军一位师长,他是真正的抗日英雄,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抗战时期国民军68军143师少将师长李曾志。著名的冯玉祥郾城招兵,成就了吉鸿昌、梁关英、田金凯等著名,李曾志,抗日名将,,李曾志简介,郾城区人物

李文

李文,1922年生,原名李炳华,河南省郾城县人。1937年冬参加中共郾城县委秘密组建的巡回话剧团,开展抗日救国活动。1938年10月入三原县安吴堡青年训练班学习。194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七月剧社,李文,李文,李文简介,郾城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