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河南名人

周举 [公元105年-149年,东汉八俊]

时间:2021-09-22 分类: 河南 查看: 319

周举(105~149),字宣光。东汉汝南汝阳人。陈留太守周防之子。防在《儒林传》。举姿貌短陋,而博学洽闻,为儒者所宗,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从横周宣光。”
东汉顺帝时,冀州刺史周举在尚书令左雄的荐举下,由一个地方官擢升为尚书。按封建官场旧俗,这位左大人应该是周举的“恩师”,对周举有“知遇”之恩。
周举担任尚书后不久,汉顺帝下令选拔将帅人才。这时,左雄已改任司隶校尉(掌管纠察京师百官及京师所辖各郡,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保荐冯直这件事,竟受到了周举的-。周举认为冯直曾经“坐臧受罪”(因贪赃获罪),这样的“问题-”怎能选派为将帅呢?于是他“以此劾奏雄”,根据这一事实上奏皇帝,揭发左雄荐举坏人,选人失当。这一“劾奏”检举使得左雄十分震惊,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人甚至认为周举是以怨报德、恩将仇报的小人。
左雄把周举的-看成是对自己的伤害,以致后悔不该提拔周举,这显然是对周举的误解。于是,周举给他讲了古代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从前,晋国执政大臣赵宣子向国君晋灵公推荐韩厥当了司马(军队监察执法官),不久-两国在河曲打仗,有一天赵宣子的专车冲犯了队伍,韩厥“以军法戮宣子仆”,依照军法斩了赵宣子的车夫。事情传开后,有的人为韩厥捏一把汗,有的人指责韩厥“忘恩负义”,可是赵宣子却高兴地对大夫们说:“你们应该祝贺我啊,我推选的韩司马,他忠于职守,执法不阿,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讲到这里,周举把话锋转到左雄身上,进一步坦言:“现在您不认为我周举无才,错把我提升到朝廷里当了尚书,您虽对我有恩,我可‘不敢阿君以为君羞’(不敢迎合您而给您带来耻辱),没料到您的气度跟赵宣子大不一样啊!”左雄至此如梦方醒,不但看到了周举的诚挚无私、光明磊落,更领悟到周举对自己的爱护。于是,他心悦诚服地向周举陪礼谢罪说:“我曾经在冯直的父亲手下做事,又和冯直很要好,所以才选拔他做将帅。现在您拿这件事参我一本,这本来就是我的过错呀!”两人终于冰释前嫌,成了推心置腹的莫逆之交 。
展开全文
标签: 汉代 周口市 商水县
输入文字:
上一组:穆正身 [公元1916年-1973年,开国大校]
下一组:袁彭
相关信息
张化一 [公元1912年-2006年,开国大校]

张化一,1912年6月出生,河南省郾城县人。原名张高甫。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1931年,张化一参加宁都起义后被编入红军。历任红军团卫生队队长、军团医院所,张化一,开国大校,,张化一简介,郾城区人物

梁冠英 [公元1895年-1968年,民国时期西北军将领]

梁冠英(1895—1968),河南郾城人,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毕业。1913年投入西北军冯玉祥部当兵,1925年任国民军第1军2师5旅旅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1方面军第3军1师师长,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10,梁冠英,民国时期西北军将领,,梁冠英简介,郾城区人物

李曾志 [公元1894年-1942年,抗日名将]

在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县城西十公里的化身台寺旁,有一座高大的墓冢,那里安葬着国军一位师长,他是真正的抗日英雄,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抗战时期国民军68军143师少将师长李曾志。著名的冯玉祥郾城招兵,成就了吉鸿昌、梁关英、田金凯等著名,李曾志,抗日名将,,李曾志简介,郾城区人物

李文

李文,1922年生,原名李炳华,河南省郾城县人。1937年冬参加中共郾城县委秘密组建的巡回话剧团,开展抗日救国活动。1938年10月入三原县安吴堡青年训练班学习。194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七月剧社,李文,李文,李文简介,郾城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