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山东名人

张贞 [公元1636年-1712年,清初著述家、书法家、篆刻]

时间:2021-09-20 分类: 山东 查看: 472

张贞(1636~1712),字起元,号杞园,清初著述家、书法家、篆刻家,世居潍河东高柯庄,自其高祖迁居安丘县城南门里。自幼天资聪颖,7岁入学,教以《养正图说》,即能明其大义。13岁补府庠生,治举子。36岁考为拔贡,选入太学。1679年(康熙18年)举为博学鸿儒,托母病不就。后又诏试太和门,御试第三名,授翰林院孔目,仍不赴任。遂征释侍诏,亦坚辞不从。自此,隐居安丘县杞城村,拜明清之际有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历史学家黄宗羲为师,开始了他的漫游与著述生涯。
他刻苦好学,博览群书,长书法;善篆刻,并能鉴别名人字画,好收藏文物古籍;其篆刻曾学周栎园技法,后另辞蹊径,独树一帜。
往来京师
他往来京师,数游吴越,并带其子北走燕赵南泛江淮,访名贤、购异书,结交天下名人,研究各方著述。侍郎周栎园视察青州,得才士4人,他即其中之一。身居刑部尚书的王士祯凡遇重要文稿,大都请他阅定。
游仙生活
他放浪形骸的游仙生活,遗世独立。疏狂不驯的性格,得到了清初戏曲作家洪升的高度评价。洪升的《词曲为杞园先生题(浮家泛宅图)》中的第二首《普天禾》云:“绿蓑衣,随身挂,青箬笠,笼头大……休提起御酒宫花,纶竿自拿,只凭着笔床茶灶生涯”。1702年(康熙41年),蒲松龄与他第一次相见,二人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各自倾诉肺腑之情。蒲松龄的《聊斋诗集》中有“朱主政席中得晤张杞园先生。依依援止,不觉日暮,归途放歌”一首。
友人评价
同年,蒲松龄还在《题张杞园》诗中写道:“谁者留作湖海人,将无似我张老君……游仙欲把浮丘袖,笑我双瞳小如豆……。”
人物著作
他治学严谨,著述很多,文章精练。有的成书于浪迹湖海之时,有的写在田园稼穑之中。主要著作有《渠事山人半部稿》,该书由王士祯、安致远等24人作序、题词,作5集,分5次刻印,再版时更名为《杞田集》。还著有《渠丘耳梦录》、《浮家泛宅图诗》、《杞纪》、《青州府志》、《青州乡贤传》、《安丘乡贤传》、《家乘旗谱》等。上述著作有的列入《清史稿艺文志》中,有的载入《山东经集志》。《渠亭山半部稿》等入国史馆。《杞纪》见录于《四库全书》,入国史馆。
展开全文
标签: 潍坊 安丘
输入文字:
上一组:郎顗 [东汉经学家、占候家]
下一组:崔连胜 [公元1929年-2013年]
相关信息
孙承惠 [公元1907年-1947年]

孙承惠(1907—1947)字恩亭。峄县第六区(今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郝家楼人。1936年曾参加乡农学校军事训练半年,后任本乡队长。1938年冬参加峄南县委领导的抗日武装。 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孙承惠,孙承惠,孙承惠简介,台儿庄区人物

王继美 [公元1919年-1946年]

王继美(1919—1946)又名王瑞庭。枣庄市郭里集乡前小湾村人。汉奸。1939年参加中共在临、郯、费、峄四县边区举办的干部训练班受训,结业后派往党领导的朱玉相部任排长。 1939年底部队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王继美,王继美,王继美简介,台儿庄区人物

龙希贞 [公元1903年-1945年]

龙希贞(1903—1945),字元一,台儿庄区马兰屯乡龙口村人,出生于财势颇显的地主家庭。幼读家塾,10年不求进取,19岁弃读后,在家游手好闲,交结地痞流氓恶棍,与护院保镖一起玩刀弄 、耍拳舞棒,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他掷, 成癖,龙希贞,龙希贞,龙希贞简介,台儿庄区人物

孙伯英 [公元1897年-1940年]

孙伯英(1897—1940),原名孙景萃,台儿庄区马兰屯乡道庄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在马兰屯、峄县城读书,聪明好学,追求真理。“五四”运动暴发,他深受影响,满怀爱国热情于1920年考入山东省东昌府(今聊城)陆军学校。毕业后在山,孙伯英,孙伯英,孙伯英简介,台儿庄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