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福建名人

朱运根 [公元1911年-1983年]

时间:2021-09-21 分类: 福建 查看: 602

朱运根,祖居宁化县禾口村,清宣统三年(1911年)出生。因家无寸地,难以度日,其父领着全家迁居宁化城关薛家坊。为谋生计,运根8岁开始当童工,民国19年(1930年)参加地方游击队,不久担任排长。他率领战士活动在宁化、清流、归化(明溪)一带,配合主力红军打击国民党地方武装。民国22年加入共产党。同年,被派往汀州,任红军补充团教导队新兵排长。未几,调红五军团任运输排长。从此,从事后勤工作达50年。
长征期间,他在红一方面军司令部负责采买与物资运输,为了给中央机关送钱粮、被服等,曾往返两次过草地。抗日战争开始后,历任中央总务处、卫生处、医院的管理员、司务股长、长安县医院院长、望奎县三十三区区长(兼任区委书记)、县委秘书,直至解放。
1949年3月,运根参加南下干部工作团,从东北转到江西永修县政府任粮食科长。在此期间,他一方面参加剿匪、反霸,一方面领导生产,收粮筹粮。继而调任九江地区(行署)粮食局加工科科长和云山垦殖场粮食加工厂厂长,负责全区粮食加工、储存与供应,确保军需民食,工作任务完成得很好。
1959年,运根调任九江地区招待所所长,历时24年,招待所机构屡经变动,运根任职亦反复于正、副所长之间,但他对此毫无怨言。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志都称赞说:“朱老这位老红军干部从来没有官架子,始终保持着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作风。”
运根不但处处严以律己,对子女也严格要求,临终前谆谆告诫子女:要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切勿追求物质享受,要安心本职(服务行业)工作,日后不许对组织提任何过分的要求。1983年6月病逝,终年72岁。
禾口村宁化县人民政府发出文件,批准石壁镇立新村更名为禾口村。 石壁镇1993年撤乡建镇,由禾口乡更名为石壁镇。是举世闻名的客家祖地,是遍布世界五大洲70多个国家与地区近亿客家后裔翘首相望的故土。鉴于“禾口”自南宋始就有此称谓,港、澳、台及海外客属乡亲致信家乡均称“禾口某地”,为保留具有悠久历史又久负盛名的“禾口”地名,便于海外客家后裔寻根谒祖,决定将石壁镇集……
展开全文
标签: 当代 三明市 宁化
输入文字:
上一组:谢木生 [公元1911年-1935年]
下一组:王盛权 [公元1912年-1935年]
相关信息
李儒新

李儒新,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1969年10月出生于福建省建瓯市,籍贯福建建瓯。199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光电子技术专业,1995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博,李儒新,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儒新简介,建瓯人物

林金泉 [公元1937年-2006年]

林金泉同志生平(1937-2006)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原邮电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林金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月26日16时15分在广州逝世,享年69岁。林金泉同志是福建省建瓯县人,1937,林金泉,林金泉,林金泉简介,建瓯人物

黄承衍 [公元1914年-1984年]

黄承衍,原名火根,民国3年(1914年)7月出生于宁化县淮土乡沙灯下村。11~16岁替地主放牛、当长工,后又学打铁两年。民国20年11月,黄承衍参加淮土游击队,同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游击队编入红军二十二师,他当师部通信员,黄承衍,淮土乡沙灯下村,黄承衍简介,宁化人物

雷鸣 [公元1914年-1963年]

雷鸣,原名雷必发,参加红军后改今名,民国3年(1914年)11月出生在宁化县城郊乡连屋曹家屋村一个贫农家庭。父亲早死,为生活所迫,母亲招赘江西省宁都人氏兴作老为夫。后由兴作老领着他母子二人迁回宁都居住。雷鸣17岁参加红军。开始,雷鸣,雷鸣,雷鸣简介,宁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