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山东名人

王换于 [公元1888年-1989年]

时间:2021-09-20 分类: 山东 查看: 367

王换于,(1888~1989) 沂南县圈里村(今属蒙阴县)人。19岁与东辛庄于泮结婚。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选为村妇救会长和艾山乡副乡长。她的丈夫、两个儿子和大儿媳在她的影响下,也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夏,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大众日报》
社等先后驻东辛庄。她见罗荣桓、王建安、胡奇才、陈沂、艾楚南、江华、朱则民、朱献辉等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子女和一些革命烈士子女无人照顾,便主动帮助把上述20多个无人照顾的孩子安排到附近可靠农户抚养,免除他们后顾之忧,以集中精力反“扫荡”。
1941年冬,日军纠集5万人对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山东省参议会副参议长马保三把一本《山东省联合大会会刊》交给王换于保存,并嘱咐:“全省所有抗日领导机构和干部名单都在这本书上面,要千方百计保藏好。”她牢牢记住这句话,将这本书保存了38个年头,1978年上交,存入山东省档案馆。
1941年11月,《大众日报》社发行科的毕铁华遭日军逮捕,身上多处皮肉被用烧红的刺刀烙焦,后经群众掩护脱险,被送到王换于家安置。这时毕铁华已面目全非,全身溃烂化脓,奄奄一息。王换于忙与丈夫、女儿用汤匙给他喂红糖水,进行抢救。在他苏醒过来后,王换于又到处打听治烙伤的民间验方,先用獾油拌头发灰抹,又用“老鼠油”搽,经过40多天的精心治疗调养,毕铁华终于恢复了健康,重返工作岗位。
在这次日军“扫荡”中,中共山东分局书记兼八路军第一纵队政委朱瑞的爱人陈若克,被敌人逮捕后杀害于沂水城。12月中旬,陈若克的遗体被秘密运到东辛庄,王换于流着眼泪为陈若克做了寿衣,并隐蔽地将其安葬在村东她家的黄土地里。
新中国建立后,年逾花甲的王换于继续为党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因其在战争年代事迹突出,被誉为“沂蒙母亲”。
1989年王换于老人去世,享年101岁。2003年,“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在沂南县落成。
展开全文
标签: 当代 临沂 蒙阴县
输入文字:
上一组:姚洪喜 [公元1913年-1948年]
下一组:王延福 [公元1921年-1968年]
相关信息
孙承惠 [公元1907年-1947年]

孙承惠(1907—1947)字恩亭。峄县第六区(今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郝家楼人。1936年曾参加乡农学校军事训练半年,后任本乡队长。1938年冬参加峄南县委领导的抗日武装。 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孙承惠,孙承惠,孙承惠简介,台儿庄区人物

王继美 [公元1919年-1946年]

王继美(1919—1946)又名王瑞庭。枣庄市郭里集乡前小湾村人。汉奸。1939年参加中共在临、郯、费、峄四县边区举办的干部训练班受训,结业后派往党领导的朱玉相部任排长。 1939年底部队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王继美,王继美,王继美简介,台儿庄区人物

龙希贞 [公元1903年-1945年]

龙希贞(1903—1945),字元一,台儿庄区马兰屯乡龙口村人,出生于财势颇显的地主家庭。幼读家塾,10年不求进取,19岁弃读后,在家游手好闲,交结地痞流氓恶棍,与护院保镖一起玩刀弄 、耍拳舞棒,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他掷, 成癖,龙希贞,龙希贞,龙希贞简介,台儿庄区人物

孙伯英 [公元1897年-1940年]

孙伯英(1897—1940),原名孙景萃,台儿庄区马兰屯乡道庄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在马兰屯、峄县城读书,聪明好学,追求真理。“五四”运动暴发,他深受影响,满怀爱国热情于1920年考入山东省东昌府(今聊城)陆军学校。毕业后在山,孙伯英,孙伯英,孙伯英简介,台儿庄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