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福建名人

戴时宗 [公元1494年-1558年,政清廉的明朝都察御史]

时间:2021-09-21 分类: 福建 查看: 350

戴时宗(1494~1558年),字宗道。明长泰县彰信里(今陈巷镇)戴瞭村人。正德九年(1514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
戴时宗为人持正不阿,嫉恶如仇。当时有锦衣卫卒肆意杀人,刑部尚书慑于权势,意欲包庇罪犯;时宗坚持执法,自己前往尚书府,像囚犯一样长跪不起,尚书慌忙下跪还礼。时宗语意双关地对尚书说:“这是执法的场所,怎么可以对罪犯以礼相待呢?”时宗因此而忤逆上司的意图,被调往吏部任考功主事,时值正德皇帝荒唐地准备南巡。他与同舍郎张衍庆等上疏阻谏,被罚廷跪3日、杖刑30,几乎死于非命。
从此戴时宗鲠直的名声传播开来,被任为考功文选郎中。就职后,更以“进贤、退劣”为己任,堵住走权门的进身之路,使得官吏的遴选较为清明;同时自己拒绝别人请托,提拔被埋没的人才。朝廷内外都信服他的公正。当时,詹事霍韬推荐起用给事中陈洸,旨下吏部。时宗亲自找霍韬,力言陈洸不可用,霍韬因此作罢。此事一时传为美谈。
执掌朝政的权贵准备用吏来充任低级小官,戴时宗认为这种官的级别虽低,但如果开了这个以吏代官的先例,整个官僚制度就会产生混乱,因而坚决反对,使这件事不得实行。南京缺兵部尚书一职,朝中权要欲用王琼,独有时宗拒绝签署调令,并奏称:“王琼固然有才干,但犯有大过,若让其匆促复职,有功罪不明之嫌。”当时人都以为这样做很危险,但他并不把危险放在心上。
戴时宗晋升为大理寺左少卿。当时有行人薛侃上疏建议让亲藩入京任职,皇帝震怒,将薛侃交执法官员廷讯。执掌朝政的权贵欲借机株连异己,时宗坚持主张薛侃只是不知天高地厚,不值得深究,而且扩大本案的范围也不是皇帝的本意。诸官接受了时宗的意见,一时开释了不少人。
嘉靖十一年(1532年),黄河在鱼台地区缺口,同时运河交通阻塞。戴时宗在此时被提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赴各处巡视。凡是出现水灾的地方,他都亲自赶赴现场察看,并向朝廷提了3条对策,得到朝廷的批准实施,治水取得了成功。
北方边境告急,戴时宗被调任蓟州军务提督,连夜驱马赴任。一到镇守处便勉励将士杀敌立功,并悬示赏格,振奋士气,在密云马兰谷获得大捷。他又上奏朝廷招募当地民众以加强兵力,又参奏革职了残害百姓的镇守黄花镇的太监,军民称快。
不久,戴时宗告疾归乡,又被台谏推荐任郧襄巡抚。赴任时,恰遇旱灾、蝗灾相继,饿殍遍野。时宗大开仓谷赈济,并动用了军粮,保全了20多万人的生命。他在任上还增筑郧阳镇城,将上津县的庙川堡迁到军事上险要之处。
后来由于平定竹溪金州之乱,戴时宗以九卿推荐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不久被诬陷,削职回原籍。
戴时宗回乡后,闭门不出,朝廷中不少官员极力推荐起用他,但一直没有结果。他闲居在家,编族谱、修社学、立乡约,也关心地方事务。嘉靖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1546年至1547年),地方奸民0倭寇深入内地,互市交易。时宗预感到这是一种隐患,吁请当局严禁,但没有结果。他又建议并赞助县令萧廷宣浚深护城壕,增筑城墙。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果然大举入侵长泰,而长泰县城坚不可摧,百姓盛赞时宗的深谋远虑,他也于此年去世。享年64岁。
戴时宗著有《朽庵存稿》传世。
展开全文
标签: 明朝 漳州市 长泰县
输入文字:
上一组:陈耆公 [公元1195年-1264年]
下一组:戴燿 [公元1542年-1628年]
相关信息
李儒新

李儒新,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1969年10月出生于福建省建瓯市,籍贯福建建瓯。199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光电子技术专业,1995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博,李儒新,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儒新简介,建瓯人物

林金泉 [公元1937年-2006年]

林金泉同志生平(1937-2006)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原邮电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林金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月26日16时15分在广州逝世,享年69岁。林金泉同志是福建省建瓯县人,1937,林金泉,林金泉,林金泉简介,建瓯人物

黄承衍 [公元1914年-1984年]

黄承衍,原名火根,民国3年(1914年)7月出生于宁化县淮土乡沙灯下村。11~16岁替地主放牛、当长工,后又学打铁两年。民国20年11月,黄承衍参加淮土游击队,同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游击队编入红军二十二师,他当师部通信员,黄承衍,淮土乡沙灯下村,黄承衍简介,宁化人物

雷鸣 [公元1914年-1963年]

雷鸣,原名雷必发,参加红军后改今名,民国3年(1914年)11月出生在宁化县城郊乡连屋曹家屋村一个贫农家庭。父亲早死,为生活所迫,母亲招赘江西省宁都人氏兴作老为夫。后由兴作老领着他母子二人迁回宁都居住。雷鸣17岁参加红军。开始,雷鸣,雷鸣,雷鸣简介,宁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