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福建名人

黄克晦 [公元1524年-1590年]

时间:2021-09-21 分类: 福建 查看: 321

黄克晦(1524~1590年),字孔昭,号吾野,惠安崇武人,明嘉靖三年(1524年)生。父元曦,好读书,善鼓琴,精医道,是个胸有大志而又不拘细节的名士。由于家庭的熏陶加上资质聪慧,小时读书“即出惊人语”,并且酷爱绘画。他十多岁时跟父亲到永春,受到一位姓李藏书家的赏识,让他到家中博览群书。十年间他潜心书籍,获得丰赡的学识。
嘉靖三十九年四月,倭寇攻占崇武城,他全家搬到泉州城中避难。当地官员和学士名流歆羡他的才华,争相结识,要和他词章唱酬,但他无意于追逐功名利禄,决心仿效司马迁遍游名山大川,以丰富生活,扩展视野,于隆庆间离家出游,由两粤入楚、吴,抵金陵,又历齐、鲁、燕、赵,登泰、恒、嵩、衡诸岳以及匡庐、武夷,足迹几遍全国,见识和诗因之大进。所到之处,咏景抒情,多和名士唱酬,当时的名诗人如金陵焦从吾等都曾与他联章唱和。
万历三年(1575年)四月,克晦第一次进北京,在寺壁题诗,为人所传扬,声名大震。据说有一年元宵节,京都大放花灯,他作了一幅《雪里梅花雾里山》的画,轰动都下,受到神宗皇帝的召见,要他留在京城做官。他无意仕途,当得知母亲在家生病时,便离京返乡。回到家乡后,在奉母之余,寻访诗社旧侣,自得其乐。现在泉州的清源山、南安九日山、惠安大岞山等处还留有他的石刻诗作。
万历十三年,克晦母亲去世。万历十六年,他已年逾花甲,但仍践京师旧友之约,第二次进京。在京师住了两年,与友人苏紫溪再登泰、嵩二岳。万历十八年六月间,得病回归泉州家中。卧床两个多月,同年八月二十八日于穷愁潦倒中去世。死后葬于泉州东门外凤凰山。
克晦生活广阔,丰富了他的创作题材,诗作甚多,尤以山水诗和题画诗见长,间或也有反映民生疾苦之作,体裁多样。与当时大家李攀龙、谢臻、王元美及沈加则齐名。王元美尊崇他:“山有武夷,人有孔昭。”俞大猷赞扬他:“精思若得鬼神功,无敌应登李杜坛。”清乾隆时惠安知县黄彬对他尤为心折,吊以诗:“三绝螺阳老布衣,当年姓氏动京畿……凤山无数累累冢,独拜先生七字碑。”
克晦兼擅书画,画师沈周,笔力苍劲,时称“神品”。明人曾璟评他的画道:“大抵非寒江蓑笠之笔,即烟雨柴桑之况,画意与诗情相杂而见。”他的书法造诣亦高,因而有诗、书、画“三绝”之誉。
克晦诗集当时已行世的有《金陵稿》10卷,《北游草》、《蓟州草》各6卷,《宛城集》3卷,《匡庐集》10卷,《五羊草》4卷和《西山唱和集》及《观风集》7卷,总共有70卷之多。由于历经变乱,散失不少,现存其后裔所刊《吾野诗集》5卷。
展开全文
标签: 泉州市 惠安县
输入文字:
上一组:云果 [公元1882年-1914年]
下一组:李周
相关信息
李儒新

李儒新,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1969年10月出生于福建省建瓯市,籍贯福建建瓯。199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光电子技术专业,1995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博,李儒新,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儒新简介,建瓯人物

林金泉 [公元1937年-2006年]

林金泉同志生平(1937-2006)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原邮电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林金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月26日16时15分在广州逝世,享年69岁。林金泉同志是福建省建瓯县人,1937,林金泉,林金泉,林金泉简介,建瓯人物

黄承衍 [公元1914年-1984年]

黄承衍,原名火根,民国3年(1914年)7月出生于宁化县淮土乡沙灯下村。11~16岁替地主放牛、当长工,后又学打铁两年。民国20年11月,黄承衍参加淮土游击队,同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游击队编入红军二十二师,他当师部通信员,黄承衍,淮土乡沙灯下村,黄承衍简介,宁化人物

雷鸣 [公元1914年-1963年]

雷鸣,原名雷必发,参加红军后改今名,民国3年(1914年)11月出生在宁化县城郊乡连屋曹家屋村一个贫农家庭。父亲早死,为生活所迫,母亲招赘江西省宁都人氏兴作老为夫。后由兴作老领着他母子二人迁回宁都居住。雷鸣17岁参加红军。开始,雷鸣,雷鸣,雷鸣简介,宁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