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福建名人

庄志烈 [公元1897年-1974年]

时间:2021-09-21 分类: 福建 查看: 406

庄志烈,又名庆德,惠安县山腰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家庭贫苦,三岁时,父亲往南洋谋生,因不得志,音讯鲜通。母郭氏,信基督教,因生活所迫,带志烈至泉州、永春,做缝补杂活、当保姆。志烈聪明好学,小时就读于教会学校,后进入泉州培元中学。毕业以后,考上泉州惠世总医院学医。五年学成,在泉州南街自开诊所。
民国15年(1926),基督教英国长老会决定停办永春医馆。地方人士鉴于全县仅此一医馆,乃组织董事会筹资接办,聘请志烈为医务主任。一年后,因经费不继而关门。当时,永春疫病流行,患者甚多,求医无门,为状至惨。志烈于心不忍,出面与教会商议,由教会按月补助150元,维持开业,并改名为基督教永春医院,志烈任院长。他团结全院职工,勤俭办院,他与医师们每月各领白米三斗(合45市斤),职工每人领二斗半。
自此以后,志烈不但负担院内的主要医务工作,而且经常利用下午或假日,应请出诊。业余时间,积极传授生徒。他行医30年间,先后授徒50多人,其中有不少人后来成为县医院和乡、镇卫生所的主要负责人,有的经过刻苦进修而出国留学。
永春医院曾于民国19年、23年两次被地方军阀占为营房。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5月底,又遭溃逃过境的国民党九十六军骚扰。在历次动荡倾危之际,志烈即挺身而出,奔走呼吁,使医院得以继续维持下来。
抗日战争时期,沿海一些学校疏散内迁山区,缺医少药,志烈即亲自到蓬壶筹设分诊所,并定期到各校巡诊。在侨汇断绝期间,对一些来院看病的归侨、侨属,常减免其医疗费用,甚至赠钱给病者作营养费。
志烈为人公正,思想开朗。30年代初,中共永春地下党负责人之一的吴国清,曾利用与该院医护人员的朋友关系,长期食宿在医员楼,秘密开展革命工作。志烈不但不干涉过问,而且暗中给予方便。对一些来院治疗的伤病革命者,均给予医治,有的还帮助其及时转移。
民国33年,县成立临时参议会,他作为医务界代表被推举为参议员。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接办永春医院,请志烈担任新永春医院副院长,共襄院政。1954年被选为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政府委员。1958年,因年老坚请辞职,获准退休,第二年即举家迁往泉州,1974年病逝。
展开全文
标签: 当代 泉州市 惠安县
输入文字:
上一组:庄盛春 [公元1951年-1984年]
下一组:林锦山 [公元1933年-1986年]
相关信息
李儒新

李儒新,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1969年10月出生于福建省建瓯市,籍贯福建建瓯。199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光电子技术专业,1995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博,李儒新,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儒新简介,建瓯人物

林金泉 [公元1937年-2006年]

林金泉同志生平(1937-2006)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原邮电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林金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月26日16时15分在广州逝世,享年69岁。林金泉同志是福建省建瓯县人,1937,林金泉,林金泉,林金泉简介,建瓯人物

黄承衍 [公元1914年-1984年]

黄承衍,原名火根,民国3年(1914年)7月出生于宁化县淮土乡沙灯下村。11~16岁替地主放牛、当长工,后又学打铁两年。民国20年11月,黄承衍参加淮土游击队,同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游击队编入红军二十二师,他当师部通信员,黄承衍,淮土乡沙灯下村,黄承衍简介,宁化人物

雷鸣 [公元1914年-1963年]

雷鸣,原名雷必发,参加红军后改今名,民国3年(1914年)11月出生在宁化县城郊乡连屋曹家屋村一个贫农家庭。父亲早死,为生活所迫,母亲招赘江西省宁都人氏兴作老为夫。后由兴作老领着他母子二人迁回宁都居住。雷鸣17岁参加红军。开始,雷鸣,雷鸣,雷鸣简介,宁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