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福建名人

林环 [公元1375年-1415年,明朝状元]

时间:2021-09-21 分类: 福建 查看: 538

林环,(1375~1415)字崇璧,号絅斋,福建莆田人。明永乐四年(1406)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升侍讲。预修《永乐大典》,为《书经》部分总裁官。他曾两次出任会试考官,所取多为真才。林环识略过人,通晓世务,深得成祖器重。成祖驾幸北京,命他为扈从-,“常侍帝侧”。永乐十二年(1414)二月,林环随从明成祖出征瓦剌,途中染病,回到北京后不治而亡,年仅38岁,当时的朝中诸臣都为他的英年早逝而深感痛惜。林环善诗文,著作颇丰。后人赞其诗“清思异质,藻而不浮,朴而不枯,极诗家音 妙。”林环又工书法,擅长狂草。有《絅斋集》。
林环,字崇璧,号纲斋,九牧林后裔,莆田城内赤柱(今城厢区英龙街)人,出生于明洪武九年(1376),系唐端州剌史林苇的后裔。他自小就聪慧过人,能阅书成诵,尤精伏氏经方。明永乐四年(1406)三月廷试第一,钦点状元,授翰林修撰,一年后升为侍讲,预修《永乐大典》,为《书经》总裁官。《永乐大典》是一部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编纂方法是集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分类汇为一编。全书22877卷,写有凡例、目录60卷,约3.7亿字。这部工程浩大的特大工具书,是明成祖永乐年间编纂成书的,编纂这部特大型的工具书,先由修纂人员按分工范围搜集文献资料,然后依韵目编排连接起来,经校对、谱写后上交各组负责人层层审定。所采书籍自先秦迄明初,达七八千种,里面有很多宋元以前的孤本秘籍。
清代编《四库全书》时,即从《大典》中辑出失传的书500多种。全书包含文学、艺术、史地、哲学、宗教和应用科学等方面内容,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比法国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和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要早300余年,在世界文化史上居有很高地位。参加修纂工作人员的有2000多人,机构庞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整个编纂机构由正副监修和正副总裁负责,总裁和副总裁除参与总的计划工作外,还兼管一个部门的实际任务。
《永乐大典》的编纂工程浩大,编纂人员虽多,但福建只有4人,除林环任命为总裁之外,另外三位均是副总裁,分别是长乐的王恭、永福(永泰)的王称和侯官(今闽侯)的王褒。
林环曾两次任礼部会试官,他举贤荐能,在朝中很有声望,同时负有才学,晓畅世务,很受明成祖的器重,每次出巡都让他随从,故而其时的儒硕也对他刮目相看。但林环只活了38岁,留下《纲斋诗文集》22卷。
展开全文
标签: 明朝 莆田市 城厢区
输入文字:
上一组:郭尚先 [公元1785年-1832年]
下一组:陈俊卿 [公元1113年-1186年,宋朝名相、诗人]
相关信息
李儒新

李儒新,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1969年10月出生于福建省建瓯市,籍贯福建建瓯。199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光电子技术专业,1995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博,李儒新,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儒新简介,建瓯人物

林金泉 [公元1937年-2006年]

林金泉同志生平(1937-2006)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原邮电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林金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月26日16时15分在广州逝世,享年69岁。林金泉同志是福建省建瓯县人,1937,林金泉,林金泉,林金泉简介,建瓯人物

黄承衍 [公元1914年-1984年]

黄承衍,原名火根,民国3年(1914年)7月出生于宁化县淮土乡沙灯下村。11~16岁替地主放牛、当长工,后又学打铁两年。民国20年11月,黄承衍参加淮土游击队,同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游击队编入红军二十二师,他当师部通信员,黄承衍,淮土乡沙灯下村,黄承衍简介,宁化人物

雷鸣 [公元1914年-1963年]

雷鸣,原名雷必发,参加红军后改今名,民国3年(1914年)11月出生在宁化县城郊乡连屋曹家屋村一个贫农家庭。父亲早死,为生活所迫,母亲招赘江西省宁都人氏兴作老为夫。后由兴作老领着他母子二人迁回宁都居住。雷鸣17岁参加红军。开始,雷鸣,雷鸣,雷鸣简介,宁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