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广东名人

蔡廷锴 [公元1892年-1968年]

时间:2021-09-21 分类: 广东 查看: 407

蔡廷锴(1892~1968年),字贤初,广东罗定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到广东新军当兵。民国8年(1919年),在肇军陈铭枢营当排长。民国1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二十八团团长,参加北伐,后升任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副师长。“四一二”政变后,任第十一军第十师师长。民国16年8月1日,曾率部参加南昌起义。不久,脱离转投南京中央政府,恢复第十一军番号,仍任该军第十师师长。民国19年,所率第八路军六十师和光鼐所率第八路军六十一师奉命扩编为第十九路军,廷锴任军长,光鼐为总指挥。十九路军被蒋介石派往江西“剿共”,受到红军沉重打击,伤亡惨重。“九一八”事变后,廷锴、光鼐和铭枢等目睹国土沦丧,在中国共产党“枪口一致对外”感召下,主张团结抗日,反对内战,思想从“拥蒋”转向“反蒋”。民国20年10月,十九路军开赴京、沪防卫。翌年1月28日,日军突然在上海发起进攻,廷锴、光鼐不顾南京政府的不抵抗电令,率领十九路军奋起反击,与日军血战33天,迫使日军3次增兵,3易其帅,丧兵逾万,大长中国人志气。廷锴和光鼐被誉为“抗日将军”、“民族英雄”。同年5月,蒋介石与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把十九路军调到福建“剿共”。同年12月,廷锴任十九路军总指挥兼驻闽绥靖公署主任,光鼐任福建省政府主席。他们收编地方武装。民国22年春,日军进犯华北,廷锴组织援热先遣队北上杀敌,被蒋介石阻止,电令其回闽。在同红军作战中,廷锴、光鼐看清蒋介石企图借红军之手消灭十九路军的险恶居心,决心走反蒋、联共、抗日的道路。同年10月26日,与红军签订《反日反蒋初步协定》,双方停止军事行动。同月,济深、铭枢、光鼐在香港议定,组织抗日反蒋人民革命政府。廷锴表示坚决支持。11月20日,十九路军爱国将领联合其他反蒋势力发动“福建事变”。22日,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通称“福建人民政府”)在福州成立,济深任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廷锴任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兼十九路军总指挥。“福建人民政府”通电全国反对蒋介石,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解除对红军苏区的经济-,释放政治犯。由于对形势的估计和策略的失误,“福建事变”历两个月归于失败。廷锴离开福建后,游历欧、美、澳洲,继续宣传抗日救国。“七七”事变后,廷锴到南京,任大本营上将参谋官。民国28年,任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次年任粤桂边地区总司令。民国35年4月,在广州与李济深、何香凝等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廷锴任主席。民国37年初,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廷锴任中央常委兼财政部长。不久,参加全国政协筹备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后在北京病逝。
展开全文
标签: 当代 罗定
输入文字:
上一组:卢钟鹤
下一组:陈章 [公元1902年-1948年]
相关信息
桑岭

桑岭男,汉族,1981年2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国家卫健委抗击新冠肺炎专家救援队成员。作为钟南山院士团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心成员之一、广东支援湖北的第一名医生,毅然奔,桑岭,桑岭,桑岭简介,越秀区人物

许衡 [公元1910年-1990年]

许衡(1910~1990),不到10岁,便人厨当杂工,先后随胳怀、区恩、毕桂等名厨学艺。21岁,便当师傅,先后在陆羽居、八景、新奇亭、南国、矿泉宾馆等店主理厨政。他在从事厨艺工作的过程中,一方面研究烹饪技艺,一方面自学文化。5,许衡,许衡,许衡简介,越秀区人物

萨旭云 [公元1900年-1943年]

萨旭云(1900~1943),回族,原名汝,参加革命后,改为旭云、薛南。家住小北马庄(今属越秀区)。萨的家境清贫,只读过3年书,随父母种植瓜菜,并在小北直街设摊摆卖,以维持全家生活。萨旭云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加人广州市瓜菜工,萨旭云,回族,萨旭云简介,越秀区人物

郭梅峰 [公元1879年-1970年]

郭梅峰(1879~1970),别名芬,原籍江西省新城,祖辈于清同治年间来广州定居。其祖父和父亲俱行医。父亲郭慎初常言“富贵非吾愿,欲求济世,必须行医”,遂将医学心得传授于梅峰,并令梅峰拜师于张惠农老医师门下。郭梅峰刻苦钻研仲景,郭梅峰,郭梅峰,郭梅峰简介,越秀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