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名人 > 广东名人

潘昭汉

时间:2021-09-21 分类: 广东 查看: 706

潘昭汉(1935-),又名潘永红,揭阳市东山区玉城(也称城头)村人。1943年起,先后在本村小学、锡场世德小学读书,1951年1月考入揭阳一中,1955年1月初中毕业。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7月高中毕业后,考上清华大学。在工程化学系高分子化合物专业学习。在校任化406班团支部书记。1965年7月完成本科学业(后来确定为1964年毕业)。8月分配到七机部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中,主要任务是根据不同型号火箭的要求,研制符合需要的有机胶剂,并探索确定粘接工艺规程;研制具有良好性能,比重又轻的蜂窝复合材料;解决大型部件成型的热压设备等。由他和课题组同志合作的某大型火箭套装胶及其工艺、直径3米大型热压罐和蜂窝密封底等3个课题,分别获国防科委重大成果二、三、四等奖。
1978年3月调到研究院政治部工作。1983年7月任副处长,1985年6月担任秘书处处长,1986年7月调研究院办公室担任副主任(国家副司局级)。此后8年中,在李伯勇(劳动部部长)、王永志(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某重点工程总设计师)、沈卒荪(航天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型号系列总师)3任院长直接下工作。除完成院办公室日常的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促检查以及各项服务工作外,还做了两项重要工作:一是配合部办公厅组织接待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到研究院视察。二是组织出版了许多内部发行的书籍,如主编《经验总结汇编》(1982年出版)、总结了建院25周年思想政治工作;主编《艰苦创业三十年》(1987年出版)、属建院30周年回忆录:主编大型画册《中华神剑之路》(1994年出版);主编研究院的年鉴,1990-1994年每年出版一卷。作为编委参加了航天部《航天事业三十年》回忆录的;参加了研究院“大事记”、“型号研制大事记”和“院史”的组织和出版工作。
1980年7月被评为工程师,1988年评为高级工程师,1995年8月晋升为研究员。
1984年研究院为他记二等功一次,1987年航天部政治部为他记二等功一次。1978年、1979连续两年被评为研究院先进工作者。1992年和1993年获研究院一等和二等奖各一次。
现为揭阳一中北京校友会会长。北京海外潮人联谊会理事。1996年1月退休后,担任北京科技咨询中心榕江科技信息咨询分部主任、委托法人代表。
展开全文
标签: 当代 揭阳市 城区榕城区
输入文字:
上一组:邢凤杰 [公元1912年-1945年]
下一组:陈鸿彦
相关信息
桑岭

桑岭男,汉族,1981年2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国家卫健委抗击新冠肺炎专家救援队成员。作为钟南山院士团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心成员之一、广东支援湖北的第一名医生,毅然奔,桑岭,桑岭,桑岭简介,越秀区人物

许衡 [公元1910年-1990年]

许衡(1910~1990),不到10岁,便人厨当杂工,先后随胳怀、区恩、毕桂等名厨学艺。21岁,便当师傅,先后在陆羽居、八景、新奇亭、南国、矿泉宾馆等店主理厨政。他在从事厨艺工作的过程中,一方面研究烹饪技艺,一方面自学文化。5,许衡,许衡,许衡简介,越秀区人物

萨旭云 [公元1900年-1943年]

萨旭云(1900~1943),回族,原名汝,参加革命后,改为旭云、薛南。家住小北马庄(今属越秀区)。萨的家境清贫,只读过3年书,随父母种植瓜菜,并在小北直街设摊摆卖,以维持全家生活。萨旭云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加人广州市瓜菜工,萨旭云,回族,萨旭云简介,越秀区人物

郭梅峰 [公元1879年-1970年]

郭梅峰(1879~1970),别名芬,原籍江西省新城,祖辈于清同治年间来广州定居。其祖父和父亲俱行医。父亲郭慎初常言“富贵非吾愿,欲求济世,必须行医”,遂将医学心得传授于梅峰,并令梅峰拜师于张惠农老医师门下。郭梅峰刻苦钻研仲景,郭梅峰,郭梅峰,郭梅峰简介,越秀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