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物
主页>河北名人

赵苞 [东汉官员]

分类:河北名人 | 时间:2021-09-24 | 查看:338 次
赵苞,字威豪,东汉官员,以忠节传于世。东汉甘陵东武城人,今故城县西半屯镇瓦子庄西。初仕州郡,举孝廉,再迁广陵令。视事三年,政教清明,再迁辽西太守,抗厉威严,名振边族。到官明年,遣使迎其母妻,行至柳城为鲜卑所劫,质苞母载以击郡,苞帅步骑与贼对,贼出母示苞,苞悲号谓母曰;为子无状欲,以微禄奉养朝夕,不图为母作祸。昔为母子今为工臣,义不得顾私毁忠节,惟当万死,无以塞罪。母遥谓曰:昔王陵母对使者,伏剑以固其志,尔其勉之。苞即时进战,贼悉摧破,母妻皆为所害。苞殡殓母毕,自陈归葬。汉灵帝遣策吊慰,封鄃侯。苞叹曰:食禄而避难非忠,杀母以全义非孝,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遂呕血而死。《汉书独行传》载之。《武城县志》、《故城县志》、《恩县县志》均以乡贤、忠节记之。
赵苞舍亲尽忠,舍命全孝的悲壮经历,令耳闻者叹息。“忠孝不能两全”,赵苞是代表。在封建宗法社会里,忠是高于一切的,而孝作为维系家庭的乃至整个社会的宗法观念,又是必须遵守的。因为整个社会是无数家庭元素所构成的关系的组合,无孝之准则,则无忠之范畴。因此对赵苞,命题是两难的,为忠只有抛弃母妻,为孝只能叛变投敌。在宗法社会里,死是“忠孝”最好的诠释和解脱。因为他没有刘邦“幸分我一杯羹”的气度(刘邦是皇帝,史学家只能说“不以父命废王命”),也没有管仲一打仗就当逃兵的嗜好(鲍叔解释管仲家有老母,不是胆小)。
孔子与韩非子,魏晋曹丕到宋代程颐,面对这个命题争论数千年,在封建宗法社会结构下,无论如何解释也是永远不能破解的历史哲学命题。只能在两难选择的框架内,找出自己心理的平衡。或者是刘邦、管仲,或者是赵苞了。
标签: 汉代名人 衡水市名人 故城县名人
  • << 上一篇: 贾臻 [东汉官员]
  • 下一篇 >>: 郭青 [东汉官员]
  • 相关人物
  • 李云龙
  • 李济臣
  • 刘询
  • 纪容舒 [公元1685年-1764年]
  • 马景瀛 [公元1917年-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