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物
主页>河南名人

张鸿烈 [公元1886年-1962年]

分类:河南名人 | 时间:2021-09-22 | 查看:377 次
张鸿烈(1886-1962),字幼山,河南省固始县人。民国河南大学校长,河南省教育厅长、建设厅长。
清光绪十二年(1886)生。
宣统二年(1910),河南高等学堂毕业,同年冬在开封加入同盟会。
民国元年(1912),任河南省临时议会议员。任内联合10人向省政府建议,设立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为该校发起人之一。
1914年,赴美入伊利诺斯大学求学。1918年获政治教育硕士学位。
1919年,回国,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前身)校长。
1923年,学校扩充为中州大学,仍任校长。力克时艰,周密筹划,精心校务,学校开办8系9个专业;高薪邀聘留美博士冯友兰、北京大学教授安石如、留学美国的曹理卿来校任教,其他教授如郭绍虞、董作宾、李燕亭、冯景兰等都是当时国内知名学者;尽力筹措办学经费,促成河南省以契税专款为教育基金,实行教育经费独立,为学校发展奠定经费基础。
1925年,兼任河南省教育厅长。
1927年,中州大学易名中山大学,仍任校长兼教育厅长。同年底,辞去校长职务。
1930年,中原大战时,兼任河南省政府秘书长;战后任山东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协助韩复榘从事山东建设。开筑公路、兴修水利、开发电力、振兴工矿实业、举办农村合作、发展电信事业,造福齐鲁大地,“不数年,山东即臻于小康局面”,受到山东人民广泛赞誉。
1939年,赴重庆,任行政院参议兼国民经济建设委员会委员。
1944年,返回河南,任河南省临时参议会副议长。
1946年5月,任河南省议会副议长兼黄泛区复兴建设协会常务理事。因抗日战争初期,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花园口,使河南省18个县受灾,200万人无家可归。抗战胜利后,张鸿烈以副议长身份,发挥自身特长,积极谋划、参与堵口复堤工程和灾民安置工作,福泽中原。同年11月,当选制宪国大代表。
1949年6月,去台湾,定居台中。
1953年,入台北阳明山革命实践研究院受训。
1962年6月10日,因患肺癌,医治无效,在台北去世,终年76岁。译著有《中国与日本之关系》。
标签: 当代名人 信阳市名人 固始名人
  • << 上一篇: 张国学 [公元1886年-1962年]
  • 下一篇 >>: 黄明铎 [公元1886年-1962年]
  • 相关人物
  • 张化一 [公元1912年-2006年,开国大校]
  • 梁冠英 [公元1895年-1968年,民国时期西北军将领]
  • 李曾志 [公元1894年-1942年,抗日名将]
  • 李文
  • 胡文良 [公元1923年-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