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物
主页>福建名人

黄光厚 [公元1872年-1937年]

分类:福建名人 | 时间:2021-09-21 | 查看:334 次
黄光厚(1872~1937年)
黄光厚,字友亭,闽侯县新店汤斜村(今福州郊区新店镇汤斜村)人。幼时在崇福寺乡塾启蒙,后受业于福州越山、凤池、致用等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乡试,中式举人,翌年会试成进士,以即用知县派广东省候补,任两广总督署委员,光绪三十四年转任广东省阳江县海关委员,宣统三年(1911年)升临高县宰。但不久辛亥革命爆发,光厚遂返里归隐,悬壶为业。民国3年(1914年)虽曾被邀请到广东大埔县为临时承审员,但仅半年又回里行医。
光厚8岁即能诗能文,尤长书法;成进士后名满榕垣。有一次乡里演戏,他书一联:“尧舜生,汤武净,桀纣三花,古今来许多世态;日月灯,河汉油,风雷鼓吹,天地间第一排场”,引得福州北乡半城人争相观摩。他还有许多的楹联名句,如题“思儿亭”联:“灵光巍焉,溯俎豆千秋,崇德报功,吉日椎牛隆飨祀;将军去也,看河山半壁,伤今吊古,斜阳立马重唏嘘”。题新加坡“胜丰酱园店”联:“胜算独操,出偏师而 商场,剧烈竞争,更见中华生色;丰功早建,挹漏卮以保存国货,文明对待,庶几欧亚称雄”等等,皆轰动一时。
光厚在广东候补知县时,曾从羊城双门底罗某习医,尽得其传,归田后又致力于岐黄、仲景之学,遂成福州名医。
民国6年(1917年)夏间,有一许姓患者,神昏肢厥,奄奄一息,诸医所投的药方,以清心开窍为主,然病日深,后延他就诊,署大承气汤一方,患者服药当晚即泄下臭秽粪便甚多,而神志转清醒,危象尽除,举家喜悦,后更换竹叶石膏汤等方,不数剂即告痊愈。诸医惊服。
光厚行医之道,重在医德,凡僧道及贫寒求诊者,一律免费。他说:“医既为人之司命,要专心致志,勿眈嗜好;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力挽危症,不计报酬”。自许“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因此医名日著。著有《藏拙斋医案医话》和《书还读我室》文集。
标签: 近现代名人 福州市名人 晋安区名人
  • << 上一篇: 林元珠 [公元1872年-1937年]
  • 下一篇 >>: 林衡可 [公元1872年-1937年]
  • 相关人物
  • 李儒新
  • 林金泉 [公元1937年-2006年]
  • 黄承衍 [公元1914年-1984年]
  • 雷鸣 [公元1914年-1963年]
  • 张英绍 [公元1912年-197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