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物
主页>广东名人

吴鼎新

分类:广东名人 | 时间:2021-09-21 | 查看:327 次
吴鼎新,原名旭,又号济芳,字在民,广东开平人。16岁赴广州求学,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以府试第一名考取庠生。此后他不愿以科举为进身阶梯,认为科举八股文不切实际,而努力学习作为新学基础的数学课程。光绪二十九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博物科学习。他深受民主思潮及教育救国思想影响,立志于教育事业。翌年二月,在家乡楼冈乡创办了育英小学堂,是为开平县开办小学之先河。光绪三十二年七月,以最优等成绩毕业于京师大学堂,被加赏五品官衔。旋在广西提学司任职,兼任广西优级师范学堂教师、广西工业教师讲习所所长。
宣统三年(1911)八月,吴氏返回广东,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活动,出任广东高等师范学堂教授兼教务长。民国2年(1913)任省政府政务厅教育科科长,仍兼任高等师范学校教务长、教授等职。南京国民政府以吴氏办理教育成绩卓著,授予六等嘉禾勋章。广东省政府奉大总统黎元洪令,颁予吴“教敷岭海”匾额。
民国6年(1917)初,吴鼎新赴美国、加拿大。此行历时6载,经600余埠,共募得美金30多万元。回国后即动工兴建开平县私立开侨中学。此为该县侨办中学之始。
民国16年(1927)8月,吴氏被广州私立国民大学董事会推选为校董兼校长。他上任后,即增设教育系,以培养师范教育和教育行政事业的人才。民国24年,吴氏又赴菲律宾、新加坡为国民大学募捐建校经费,次年初回国,计募得港币6万元,即建该校第二院华侨纪念堂,并扩建图书馆及仪器室。民国25年2月,兼任国民政府文官考试西南区典试委员。民国26年,又赴马来亚为国民大学募集办学经费。次年7月,日军进逼广州,他从新加坡致电国民大学当局,要他们迁校至开平县罗冈圩开办(后又迁至张桥)。
民国29年(1940)1月,吴回到广东战时省会韶关,出任省参议会议长,并仍任国民大学校长。抗战8年,国民大学先后9次迁校,吴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办学。抗战胜利后,该校迁回广州。因多年迁徙,学校损失严重,吴又派副校长张香谱赴美国募集教育经费,计得美金10万元,从而使学校各种设备得到补充。
吴氏一生,布衣蔬食,却常慷慨周济一些生活困难的学生,且多方设法协助毕业生就业。民国38年(1949)10月广州解放前夕,吴氏辞去国民大学校长职务,侨居于北婆罗洲亚庇埠,从事写作,著有《开平掌故》等。受聘为四邑会馆顾问,常应邀至当地高等学府讲学,宣扬中华传统文化,鼓励华侨爱国爱乡。1955年,吴氏回香港定居。1964年1月10日病逝于香港。
标签: 当代名人 江门市名人 开平名人
  • << 上一篇: 张云
  • 下一篇 >>: 方玉莲
  • 相关人物
  • 桑岭
  • 许衡 [公元1910年-1990年]
  • 萨旭云 [公元1900年-1943年]
  • 郭梅峰 [公元1879年-1970年]
  • 许应锵 [公元1837年-18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