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物名人 > 安徽人物 > 正文

胡元龙 [公元1835年-1924年]

胡元龙(1835~1924),字仰儒,祁门南乡贵溪(今属平里镇)人。毕生从事茶、瓷二业,成绩卓著。
清咸丰间(1851~1861 年),于贵溪村外李村坞垦山千余亩,兴植茶树,建培桂山房,自制干茶,年产50 余担。其时,绿茶滞销,乃考察红茶制造方法,于光绪元年(1875年)雇宁州(今江西修水)茶工舒基立,按宁红经验试制红茶,获得成功。是时,黟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归来,亦在至德(今东至县)尧渡街仿闽红试制红茶,于光绪二年来祁门历口开设茶庄,劝导茶农改制红茶。二源归一,是为祁红制造之始。嗣后,红茶制造之法逐渐推广,工艺不断提高,于光绪八年进入国际市场,声誉日高。民国4 年(1915年),祁红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
祁门瓷土资源丰富。同治四年(1865 年),胡元龙据祖传经验,在东乡庄岭开发太和坑瓷土矿,所产瓷土质量优良,为景德镇烧制高级细瓷之必备原料,声名乃著,后被定为御窑专用矿,赐给小黄龙旗,运瓷土之船所过关卡不敢查阻。继又开发林家坞瓷土矿,自建碓5 支,精舂细制,所产瓷土50 余万斤。光绪二十九年在景德镇开设胡培春白土行,窑户争相购买。民国4 年,胡培春牌瓷土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银质奖章。
贵溪四周皆山,山场童秃。胡元龙约会村人,提出“以弯刀锄头为界”,谁开谁得,永为己业,且亲自垦山千亩以为倡。村人群起仿效,遍植松杉毛竹、茶叶和油茶,收入剧增,生活甲于全县。
胡元龙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光绪三十一年与乡人在平里共创祁门第一所新学—— 南乡乡立高等小学堂。与村人议订村规,立严禁烟碑,为乡人排解纷争,在南乡享有声誉。

安徽人物名人相关

安徽人物名人推荐

安徽人物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