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物名人 > 河北人物 > 正文

郝仲青 [公元1879年-1957年]

郝仲青(1879~1957)名濯,字仲清、仲青。原籍河北霸州,其先辈迁天津郝家堡。21岁中秀才,曾在私塾任教。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秋毕业于保定高等师范学堂,后在保定崇实中学任教员,经陈兆雯(幼云)介绍,加入同盟会,创办育德中学,以培养革命青年并作同盟会秘密-之所。宣统元年(1909)任育德中学监督(即校长),同时被推举为中国同盟会河北支部主盟人。1912年任燕(即直隶省)支部组织员,顺直临时省议会议员。1913年当选为参议院议员。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被迫离京去西安,任陕西省立一中教员,1915年又返回育德中学任教员,1916年去广州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21年返保定,再任育德中学校长。制定“不敷衍,不作弊”的校训。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率师生一部先后迁校至河南郾城、西峡口,名为国立一中一分校。1945年,日军西侵,率师生步行到了西安,继续进行教育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育德中学在保定复校。北京解放后,保定本校停办,1949年10月1日,北京市将原大中中学改为北京私立育德中学,仍任校长。1952年改为市立第二十二中学,继任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河北省政协委员。1957年9月逝世,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他从事教育工作前后达50年,桃李满天下,受业青年约1万余人,其中不少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骨干。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河北人物名人相关

河北人物名人推荐

河北人物排行榜